第52章 技术破壁与主权博弈(2 / 6)

加入书签

李艳突然拍了下手掌:\"为什么不用我们的脑机接口技术?\"她迅速调出神经接驳系统模型,蓝色的意识数据流与磁性锚定的紫色磁场在虚拟空间中碰撞,\"把磁性锚定模块与'灵犀'脑机接口联动,让宇航员通过思维直接调控钙质分布,这样既能避免外部磁场干扰,又能实现精准修复。\"

孔方佳的目光在两个模型间切换,突然意识到什么:\"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星盟的被动防御技术,改造成主动调控系统?\"他的战术目镜自动生成效能对比图,主动调控模式下的骨质密度维持效率比星盟技术高出300%。

\"完全正确。\"李艳的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敲击,神经接驳系统的意识调控算法与磁性锚定的物理模型深度融合,\"现在让我看看...钙原子的磁约束稳定性提升93.4%,而且能耗降低了61.2%。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能适应0.1G到2G的重力环境变化,这对未来的外星殖民至关重要。\"

徐勇看着新生成的实验报告,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这样一来,长期星际航行的宇航员不仅不会骨质流失,甚至能通过思维锻炼强化骨骼密度?\"他想象着宇航员在飞船中通过冥想就能增强骨骼的场景,这将彻底改变人类探索宇宙的方式。

\"理论上是这样。\"孔方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立刻准备动物实验,优先选择参加过'火星-500'模拟任务的恒河猴,它们的骨骼状态更接近真实宇航员。\"他想起远征第一舰队正在前往250光年外建立基地,那里的长期驻守对船员生理是巨大挑战,而这套系统可能成为关键的生存技术。

就在这时,通讯器响起周飞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的电流杂音:\"元帅,远征第一舰队已抵达预定星域,正在进行基地选址。\"孔方佳切换到全息星图,250光年外的某片星尘云区域正被红色方框标记。\"周飞副司令,详细汇报当前情况。\"

\"是。\"周飞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身后是星舰桥的复杂仪表,\"我们发现一颗气态行星的岩石卫星,地质结构稳定,两极存在水冰沉积,大气中含有0.7%的氧气,虽然稀薄但可通过生态循环系统富集。最关键的是,卫星地表下17公里处有天然的熔岩管系统,长度超过300公里,适合建立隐蔽基地。\"

\"很好。\"孔方佳放大卫星表面图像,注意到一处环形山的阴影区,\"把基地核心设置在那个熔岩管系统的最深处,用熵减合金加固洞壁。记住,必须同时满足防虫族生物波扫描和星盟引力波监测的要求,合金层要做成17层蜂窝状结构,每层夹角11.25度,这是最佳的波频散射角度。\"

\"明白。\"周飞点头,\"另外,我们在卫星轨道上发现了星盟早期探测器的残骸,初步判断是二十万年前的型号,比我们捕获的那艘还要古老。探测器的能量核心已经湮灭,但存储模块的钛合金外壳依然完好,上面刻有星盟最古老的'七芒星'徽记。\"他调出探测器残骸的三维扫描图,破损的外壳上,七芒星徽记的每个角都呈现出量子纠缠态的微光,这是星盟文明早期的技术特征。

\"不惜一切代价解析数据,把存储模块的原始数据复制两份,一份在舰队技术中心分析,另一份用曲率通讯发回洪荒开天基地,并把原始存储模块设备通过通信包裹发回洪荒开天基地。\"孔方佳的声音低沉,\"这可能涉及星盟早期在猎户座支旋臂的活动轨迹,甚至可能揭示他们与虫族恩怨的起源。\"他想起星盟基地与远古母虫的诡异联系,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二十万年前的探测器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挂断通讯后,孔方佳转向李艳:\"反物质炮的小型化现在怎么样了?正在进行最后测试。\"李艳调出武器实验室的实时画面,\"我们把万分之一克反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