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女主做药膳罐头(2 / 4)

加入书签

    - 初雪酒剩下的酒糟,带着淡淡的酒香,既能给肉类去腥提香,其中的酒精成分还能起到“天然防腐”的作用,一举两得。

    配方上,她参考了空间医书《千金方·卷一》里的“益气固本汤”,但没有照搬汤药的做法,而是“改汤为羹”,减少水分用量,增加食材浓度,确保每一口罐头都是“浓缩的营养精华”,吃一罐抵得上两碗普通药膳。

    四 三步工艺:时间静止的“魔法”

    沈青萝把制作工艺拆解成三步,每一步都结合了空间的“时间静止”特性,避开了古代制作罐头“杀菌难、易变质”的痛点:

    ① **低温淬煮**:将切好的肉、泡发的药材、灵米浆一起放进寒泉铜锅,用慢火加热,保持90℃的温度煮两个时辰。这个温度既能让肉质炖烂、药材出味,又不会因为高温破坏营养成分,最后煮出的羹汤浓稠如蜜,却不见一丝焦糊。

    ② **瞬时封口**:羹汤还在冒着热气时,就快速舀进陶罐里,离罐口留半寸空隙。接着,用小勺舀起赤霞灵米浆,均匀地淋在罐口,米浆遇热迅速凝固,形成一层薄薄的米纸隔膜,既能隔绝空气,又能保留羹汤的热气。

    ③ **静止定型**:把封好口的陶罐整排移入静止储藏室,光幕落下的瞬间,罐内的时间完全停摆——无需像传统方法那样“沸水煮笼”杀菌,罐内的微生物、细菌都被定格在“刚封口”的瞬间,永远不会滋生,这才是“三个月保质期”的核心秘密。

    “原来时间静止还能这么用!”二宝趴在储藏室门口,看着罐子里的羹汤连热气都不冒了,眼睛里满是惊奇。

    五 孩子们的“分工协作”

    制作罐头的过程中,三个孩子也各有分工,成了娘的“得力助手”:

    大宝负责“时间标签”的记录——他找来干净的竹片,用毛笔在上面工整地写下每罐罐头的“制作时辰”“口味”“建议开封限期”,然后用细麻绳系在罐口。“这样不管放多久,都能知道哪罐先做、哪罐后做,不会弄错。”他一边写,一边认真地说,字迹比在私塾写的功课还要工整。

    二宝则琢磨起了“便携外扣”——他从空间里找出几块薄铝片(上次做机关剩下的材料),用小锤子敲打成圆形的扣环,再在罐口边缘刻上对应的卡槽,这样罐口的蜡纸不用撕下来,扣环能反复扣合,开罐时既方便,又不会被罐口割到手。“走商的人路上颠簸,这样拿取也安全。”他拿着做好的样品给沈青萝看,眼里满是期待。

    最热闹的是三宝,她搬来小凳子,坐在案前,手里拿着红色的矿物颜料,给每个罐身画“锦鲤商标”——小丫头画的鲤鱼胖乎乎的,眼睛圆溜溜的,尾鳍高高翘起,像在水里跳跃,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福运”两个字。“贴上我的小锦鲤,大家吃了都会有好运气!”她举着画好的罐子,奶声奶气地宣布。

    看着孩子们忙碌的模样,沈青萝的心里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