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原始魔,降临!(3 / 5)

加入书签

    她蹲下身,伸手轻抚锅壁。

    刹那间,意识被抽离。

    她看见自己八岁时生病发烧,母亲整夜守在床边,一遍遍用湿毛巾擦拭她的额头。那时家境贫寒,连退烧药都买不起。母亲熬了一碗稀粥,吹凉了喂她,一边哄着:“吃了就好啦,吃了就能打怪兽了。”她记得那碗粥很淡,几乎没有味道,可她喝了整整一碗,然后沉沉睡去,醒来时病就好了。

    画面切换。

    她看见自己三十岁那年,在难民安置区担任心理医生。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蜷缩在角落,拒绝交流。林婉秋没有问问题,只是默默煮了一锅粥,坐在她旁边吃。一个小时后,小女孩爬过来,蹭了蹭她的肩膀,小声说:“姐姐,我能喝一口吗?”

    那一口粥,让女孩开口讲出了战争中最黑暗的那一夜。

    再切换。

    昨夜,她在办公室加班,窗外暴雨倾盆。一名清洁工阿姨进来收拾垃圾,浑身湿透。她什么也没说,起身烧水泡茶,又拿出备用毛毯递过去。阿姨愣住,眼眶瞬间红了:“这么多年,你是第一个给我倒热水的人。”

    林婉秋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跪在地上,满脸泪水。而那口锅,正缓缓升起,悬于半空,锅盖自动掀开,一股乳白色的蒸汽溢出,在空中凝聚成三个字:

    **谢谢你。**

    她怔怔望着,忽然明白??这不是神迹,也不是超自然现象。这是记忆的具象化,是那些被忽略的温柔瞬间,因共鸣而凝聚成实体。每一口这样的锅,都是某个集体善念的结晶,是人类心灵深处最柔软部分的显化。

    她掏出通讯器,声音哽咽:“确认……第十三号节点已激活。载体为‘共情记忆聚合体’,性质稳定,无害。建议……不要干预。”

    与此同时,其余十一个地点也陆续传来报告:

    -在格陵兰冰洞中,一口冰铸之锅浮现,融化时释放出远古萨满的祝福吟唱;

    -开罗贫民窟屋顶,一口铁锅日夜不熄,流浪儿童轮流值守,称“它会告诉我们谁今天最难熬”;

    -太平洋环礁上,珊瑚生长成锅形结构,每当月圆之夜,海水自动涌入,煮出散发着荧光的“海米粥”,渔民称之为“归航之食”。

    科学家束手无策。量子探测显示这些锅不具备质量,却拥有独立引力场;AI分析认为它们可能是“文化奇点”的产物??当某种价值观达成全球共识,便会在现实层面产生结构性反馈。

    而孩子们早已习以为常。

    学校里,老师布置作业:“写下你生命中最温暖的一顿饭。”答案五花八门,却惊人一致:都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某个人为你多煮五分钟的粥,是你感冒时室友偷偷放在桌上的姜汤,是父亲笨拙地煎糊的鸡蛋,是母亲凌晨四点起床准备的便当。

    更令人费解的是,凡是靠近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