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悲观的鲁肃,甘宁撤兵(1 / 2)

加入书签

“子布先生,胜败还言之过早,吴侯与刘备乃是盟友,今我扬州形势不妙,但在荆州战场,敌军没有战船,刘备必能守住长江防线,迫陈炎退兵,届时我军就能换得一线生机。”

反驳张昭的是周泰,他显然并不知道荆州战况,今孙陈双方激战于长江之上,道路隔绝,消息不通。

张昭通过儿子的书信,对荆州战况有些了解,知道陈炎从武当渡过了长江,正在攻打中庐,他甚至在想,有儿子的帮助,说不定陈军已攻占江夏了。只是,他不能透露这些消息,因为他不能解释这些消息的来源。当然,他也有一番说法。

“周将军所言并非无理,以我看,刘备多半已是自身难保了。”

“哦,子布何以见得?”孙权觉得诧异,连忙追问。他急切地想知道荆州最近的战况,最近确实有谣传,陈炎的军队渡过了汉水,但消息不能得到证实。

“据从豫章的诸将的说法,敌军有运输士兵用的船只,但不具备水战的能力,而敌军能水战的军队,都在濡须口。占据豫章后,以这些船只,可运送士兵到丹阳宛陵,进而攻打秣陵,吴侯可曾想过,敌军为何不率军去攻江夏呢?江夏距离豫章,远比秣陵要近。一旦占据江夏,再兵进襄阳,即可将襄阳围困。”

“咦,不错,这是为何?”

“想必是因为敌军已占据江夏,无须高顺所率军队去支援。”

其实,陈炎对益州、荆州和扬州三大战场,早就做好兵力部署。高顺和赵云、徐盛三大军共五万多兵力,主要任务就是平定扬州,在交战时,三方相互策应。荆州战场不归高顺管,平定豫章、庐陵后,他随即就进军丹阳。张昭这种说法,纯粹是瞎猜。

“这……莫非刘备真的已是自身难保?”

“若吴侯不信,可等上一段时间,必会收到荆州方向传来的消息,只是……等得时间太长了,对吴侯不利,吴侯投降,越快越好,而不是心存侥幸,指望刘备。”

孙权听了,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他又看向鲁肃:“子敬,此事你怎么看?”看来,战局不利,他也怂了起来。

鲁肃这段时间低调得很,就跟透明人一样,几乎不在孙权面前出谋划策。他确实一直都主张力抗陈炎,但战局的发展,超乎了他的想象,使他感到茫然。

“荆州战事,多半确实对刘备极为不利。”对于荆州战局,鲁肃的看法与张昭相同,但他有自己的一番判断。

“子敬何以见得?”

“刘备得刘表想让荆州,看似有利于掌控荆州以及对敌,实则漏洞甚多,荆州旧将,大有不服者,但刘备顾虑太多,不得不重用他们,以避免别人说其过河拆桥,而这些旧将,恐怕正是荆州的漏洞。”

“蔡瑁与刘备有仇,却兵权在手,陈炎只需派一使者就能将其说降,张允乃刘表外甥,又与蔡瑁走得近,蔡瑁一旦动摇,张允多半也会动摇,荆南四郡,因路程遥远,向来不服襄阳,这些漏洞在,荆州后方不稳呀。”

孙权突然脸色异常难看,他对鲁肃极为信任,几乎事事过问鲁肃的意见,既然鲁肃觉得荆州不行,为什么不早说呢?

“若子敬早说这些话,我未必就会与刘备结盟。”

“吴侯……”鲁肃一听便知,孙权有了悔意:“荆、益、扬三州结盟,是对抗陈炎的唯一办法,只是陈炎太强,实是超乎我的意料,刘备又不能果决处理好荆州之事,使得战局不利,我……真是愧对吴侯。”

鲁肃起了身,向孙权行了个礼。如今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江东危局,身为人臣,心中愧疚。

“子敬,你起来吧!”孙权并没有责备鲁肃,他又想了一下,挥了挥手:“今日议事,就到达为止,诸位散去吧,回去各自想办法,若有好的计策,我必重重有赏。”

几天之后,孙权再次召集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