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渡汉水之法(1 / 2)

加入书签

“多谢大王夸奖,只是武当、钖县乃山脉纵横之地,人口极少,恐怕不易搜集船只,亦需数月时间才行。且一旦敌军警觉,必会以水军逆流而上,袭击我军……除此二法之外,我亦无其他办法,今我军在益州、扬州两大战场占据优势,大王就算这么等着,想必也会迎来战机。”

“哈哈哈哈,文和果然是谋略之士,不瞒你说,孤早已有对策了。”

“哦,不知大王打算……”

“正是你所说之法的后者。早在一年多前,孤便将王彦云派到汉中去,王彦云为孤效力多年,乃才智卓绝之人,他在汉中,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待张文远兵入益州后,他留汉中,掌后方之事,保文远大军粮道,二是在汉中搜集船只,集于汉中钖县,日后孤攻荆州时,若实在渡不了汉水,只能从汉中钖县渡汉水了。”

“原来大王早有考虑,是臣愚钝了,还在大王面前卖弄。”

“今日孤向你问计,并非有意炫耀,而是希望你能查遗补漏,既然你也献此计,便能证明此计的可行性。孤想以高子观率一万步兵和典伯悦率五千兵力,渡过汉水,攻占筑阳,只是两人皆是悍勇之将,谋略不足,孤希望文和能一起随军。”

贾诩听了,连忙行礼:“臣愿往。”

“好,即日出兵。”

次日,典韦率五千骑兵离开樊城,贾诩随军,去新野与高览会合。随后,三人率军往西北方向,行军几天,来到了南阳郡丹水县。

丹水与汉水交汇于武当县,丹水县又位于丹水深处,在南阳的西北,与京兆商县接壤,中间有座关口,叫武关。

陈炎最早确实是让王凌在汉中钖县搜集船只,但钖县位于汉水主道,容易被敌军发现,王陵才改为把船只送到丹水,从武当渡过汉水,再穿行武当山。

如今,王凌仍镇守在汉中南郑,苏则来到丹水,完成此重任。苏则早在冬季之时,就凭着一张嘴,说降了武当县令。

武当县作为南阳郡管辖的一个县,在地理位置上还真是有些憋屈。武当地处汉水南面,与南阳大部分隔绝,又位于武当山脉中,与南阳筑阳及南郡各县隔绝。面对苏则的劝降,武当县令都不带犹豫,就直接降了。

苏则在丹水县停靠了四百多艘船,靠着这些船,要将一万五千兵力运到对岸,这难度可不小。陈军花了整整十天时间,才把大军运到汉水南岸的武当县。期间,有上百匹战马渡江时,受到惊吓,掉入水中。

马其实是会游泳,但只能游一些浅河,不能游汉水这样的大河,且马的智商太低,落水之后,不懂得往两边河岸游,反而顺流而下。好在战马再怎么游,也不会游到襄阳去,多半累死后沉入江底。

到了武当之后,大军立即出行,花了五天时间,才穿行了武当山,来到南阳筑阳县。筑阳县在襄阳的西面,距离襄阳约两百里,归南阳管辖。

陈军一到,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筑阳。典韦急着进军襄阳,但被贾诩所阻止。出发前,陈炎特别交代,大军主帅是典韦,这是因为典韦职位最高。但是,典韦事事需过问贾诩的意见。不过,典韦也有自知之明,自己脑子不行,就听贾诩的便是。

贾诩之所以不急着进军,是出于拱卫粮道的考虑。陈军的粮草由汉中方向供应,先从南郑走水路,运输到钖县。到了钖县后,有两条路可运到筑阳,一是走陆路穿行武当山,二是走水路,在筑阳上岸。不过,占据筑阳后,刘备必会警觉,可能会以水军控制汉水,以断水路粮食。

贾诩一番考虑后,决定在敌军发现陈军占据筑阳之前,抢先从水路运一批粮草到筑阳,以保证大军几个月之用。毕竟,穿行武当山押运粮草,难度极大。待水路被敌军堵上之后,陈军也只能走陆路运粮了。

……

荆州南郡襄阳

刘表去世还没几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