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从南郑撤兵(2 / 2)
后就撤到了定军山附近。
……
益州汉中郡阳平关
阳平关前,战火熊熊。氐军与荆州军正在合力攻打阳平。
荆州军盾兵率先出击,士兵步伐沉稳,手中盾牌紧密相连,步步推进。陈军箭矢如蝗,却无法穿透这层防御。盾兵身后,荆州军弓兵伺机而动,与陈军对射。
与此同时,雷定带领氐军推动云梯,架于城墙上,氐军士兵们借此登上城头,与陈军短兵相接。庞德临危不乱,亲率士兵冲杀,击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久攻不下,诸葛亮终于下令鸣金收兵了。
转眼间,诸葛亮率军攻打阳平关已有两个多月了,仍是拿阳平关没有任何办法。渐渐地,他明白仅凭现有兵力,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阳平关。虽是如此,在杨怀和李严率军渡过沔水攻打南郑后,他仍旧每天都出兵攻打阳平关。
不过,他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有时是真打,有时是佯攻。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营造出攻阳平关的气势来,让关内的陈军士兵不敢轻举妄动,以给杨怀和李严制造攻打南郑的机会。如果他松懈了,阳平关内的军队可能会出兵,与南郑守兵夹击杨怀和李严所率兵力。
得知杨怀和李严久久攻不下南郑,诸葛亮只好下令,让两人撤退回来。只是,这一撤兵,三方联军多半会散伙,日后想再攻阳平关,已是不可能。他也曾考虑过,干脆让杨怀和李严就地驻扎在定军山上,但又感觉此举凶险太大,最后就放弃了。
看到敌军撤退,庞德松了口气,叫来他的一名手下副将。
“姜司马,浮桥可已建好?”
此人姓姜名冏,汉阳郡冀县人,曾是已故凉州刺史韦康手下功曹。韦康死后,张辽看到此人是天水人,风评不错,就提拔了他,又调他到汉中来。后来,庞德投降后,就被张辽调到阳平关,姜冏作为军中司马,也被调到阳平关来,辅佐庞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