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绥化市《兰西县》(1 / 4)
亚麻之乡的关东风情画卷
绥化市兰西县史称双庙子,因地处呼兰河以西得名,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东接青冈县,西邻肇东市,北靠安达市,南连呼兰区,呼兰河、拉林河等河流穿境而过。区域总面积2499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9个镇、6个乡,2020年户籍人口约42.3万。作为“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东北民猪之乡”“中国挂钱之乡”,这里既有黑土地的农业底蕴,更有关东民俗与非遗文化的鲜活印记,是哈尔滨近郊独具魅力的田园小城。
一、行政区划与乡镇简介
兰西镇
兰西镇是县政府驻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绥大高速、哈黑公路贯穿境内,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仅70公里,交通便捷。镇内设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超百家,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生物科技等产业。作为县域核心,餐饮、零售等服务业密集,周边辐射多个特色种植基地,是农产品流通与工业生产的枢纽。
红光镇
红光镇位于兰西县北部,距县城9公里,202国道贯通全境,呼兰河流经境内12公里。核心产业涵盖农产品深加工、果蔬采摘、特色种植与高品质畜牧业,拥有“新开荒有机酸菜”“黏玉米”等知名产品,3家黏玉米加工企业日加工量超50万穗。域内8个水库与百余条沟泡造就秀美风光,林泉山庄、绿荫山庄是休闲垂钓、避暑观光的热门去处,义发村红色文化与百年榆树景观独具特色。
榆林镇
榆林镇地处兰西县东南部,以特色美食与民俗闻名。镇内“榆林筋饼”薄如蝉翼、口感劲道,是享誉周边的传统小吃,成为游客必尝美食。作为交通节点乡镇,衔接县域与周边区县,农产品运输便利,同时依托邻近呼兰河的优势,发展绿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与黄崖子民俗村形成旅游联动。
临江镇
临江镇位于呼兰河西岸,因濒临河流得名,水资源丰富。核心产业以粮食种植与水产养殖为主,主产玉米、大豆,利用呼兰河优质水源养殖鲤鱼、鲢鱼等,“大河鱼”成为本地餐饮特色。镇内保留部分关东传统民居,民俗氛围浓厚,与河口水利风景区相邻,兼具农业生产与生态观光价值。
北安乡
北安乡地处兰西县北部,耕地与草原资源丰富。产业以优质农业为主,重点发展汉麻种植与东北民猪养殖,建有规模化种植园区与养殖基地。作为县域畜牧业重要节点,其养殖的东北民猪通过订单模式供应哈尔滨高端市场,笨榨豆油等农产品也深受消费者青睐。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历史沿革:从古遗址到农业强县
兰西历史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境内遍布河口北山遗址、南黄崖子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存,以及辽金时期的山湾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郝家城子古城遗址等古迹。清代前期为呼兰城守尉辖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县,因地处呼兰河以西定名“兰西”。建国后逐步发展为农业大县,2022年粮食产量突破20亿斤,近年通过电商经济与特色产业融合,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向多元发展的转型。
文化特色:非遗与民俗的活态传承
非遗文化集群
兰西拥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兰西挂钱”以精美剪纸技艺成为关东文化瑰宝,在黄崖子乔家大院的挂钱作坊中,游客可亲眼见证其制作过程。彭家大院的“彭氏灯彩”传承240余年,已举办五十六届元宵灯会,作品《中华远航》被中国灯彩博物馆永久收藏;“彭氏年画”传承百余年,融合天津杨柳青年画技艺与东北特色,与灯彩共同构成“非遗双璧”。此外,“陈氏麯酒”酿造工艺传承四代,2018年列入省级非遗,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
关东文化符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