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皇甫嵩意图谋反?!(1 / 4)
身心舒畅的刘辩嘴角噙着一抹闲适的笑意,赤色的袖袍随着步子轻轻摆动,踏着轻快的脚步穿过回廊,来到一座偏殿之中。
永安宫中的这座偏殿,如今早就成为了太子府府僚们的办公场所。
而此刻的偏殿里也早...
###曹魏的内忧外患:封锁政策的全面反噬
曹操对南蛮实施的经济封锁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削弱了南蛮的部分实力,但其负面效应却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大。曹魏内部因封锁政策而产生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商贾阶层的不满情绪如同火山一般随时可能爆发,部分官员也开始公开质疑曹操的决策是否明智。
北方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因缺乏南蛮提供的稀缺资源而陷入停滞。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导致粮价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缓解当地的经济困境,暗中放松对南蛮贸易的管制,甚至有少数官员与南蛮商人勾结,从中牟取暴利。这些行为虽被监察御史察觉并上报朝廷,但由于涉及面广且证据不足,曹操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这种妥协并未平息曹魏内部的不满情绪。许多中小商人因无法继续经营而破产,他们聚集在一起,公开反对曹操的封锁政策,并试图通过游行示威等方式向朝廷施压。更有甚者,部分势力暗中与南蛮接触,企图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以恢复生计。这些举动无疑让曹魏的统治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刘弗陵敏锐地察觉到曹魏内部的分裂迹象。他立即召集智囊团商议对策,决定利用这一机会扩大南蛮的影响力。一方面,他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曹魏境内,通过贿赂或煽动等方式挑拨当地商贾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他还加大了对周边小国的支持力度,鼓励它们与曹魏对抗,从而分散曹操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曹魏内部的权力斗争也逐渐浮出水面。夏侯?、司马懿等重臣对封锁政策持有不同意见,他们在朝堂上展开激烈争论,使得曹操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糟糕的是,由于封锁政策导致的经济危机,曹魏军队的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问题,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大打折扣。
刘弗陵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命令“影刃”部队深入曹魏腹地,开展一系列破坏行动。他们摧毁了多个重要粮仓和军械库,迫使曹魏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布局。与此同时,刘弗陵还派遣外交使团游说各方势力,试图进一步孤立曹魏。
---
###南蛮的外交攻势:多线出击打破封锁
为彻底摆脱曹魏封锁带来的物资短缺问题,刘弗陵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区域。除了与西域诸国建立联系外,他还积极寻求与其他势力的合作,以构建一个更加稳固的联盟体系。
首先,刘弗陵派遣使团前往辽东公孙氏,希望与其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辽东地处偏远,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独立地位,与中原政权关系微妙。当南蛮使团抵达时,公孙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