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恩出于上,你朱苗,逾矩了!(1 / 4)

加入书签

    在母子二人闲谈之时,赵忠迈着细碎的步子,弓着身子入内,高声禀报道:“启禀皇后、太子,卫将军朱苗求见。”

    “他可莫是来火上浇油的就好。”何皇后闻言,揉了揉眉心,顿觉心神疲惫。

    只要事情无关乎...

    曹操退守洛阳后,虽暂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但其威望大受打击。中原大地经过这一场惨烈的大战,已是满目疮痍。陈安在击退曹操主力之后,并未急于追击,而是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内部的治理与恢复。

    邺城作为汉军的大本营,在连番战火中损失严重。陈安命令赵云负责城防的同时,还调集大量民夫参与修复城墙、清理废墟等重建工作。他深知,若想长久立足于此,必须让百姓看到希望。于是,陈安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赋税一年,鼓励耕种;对于无家可归者,提供粮食和住所;同时招募工匠修缮道路桥梁,促进贸易流通。

    这些措施很快便显现成效,邺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然而,陈安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曹操虽然败退,但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更何况,东吴的陆逊始终盘踞在北方边界附近,其真实意图尚未完全暴露。为了应对可能再次爆发的冲突,陈安决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首先,他派遣关羽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向东巡视,确保幽州至冀州一带的安全。与此同时,张飞则被派往西线,与马超共同驻守关中地区,防止曹军趁虚而入。而诸葛亮则留在邺城,协助陈安处理政务及军事调度。

    一天深夜,陈安独自坐在书房内翻阅地图,眉头紧锁。尽管目前局势看似稳定,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感。这种感觉并非源于对曹操的畏惧,而是来自于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汉朝复兴?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显然不够,还需要赢得更多人心的支持。

    就在此时,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主公,有位自称来自益州的使者求见。”陈安闻言一愣,随即命人将对方带入。不一会儿,一位身着儒雅长袍的中年男子步入厅堂,向陈安深施一礼,道:“草民刘巴,奉益州牧刘备之命前来拜会。”

    陈安心中顿时掀起波澜。刘备?这个名字他早已有所耳闻,据说此人仁义为怀,广纳贤才,正逐步在蜀地站稳脚跟。如果能够联合刘备,或许可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彻底瓦解曹操的残余力量。想到这里,陈安面带微笑地问道:“刘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刘巴微微一笑,从容答道:“我主听闻主公英明神武,特遣小臣表达敬意,并希望能与主公结盟,共抗曹操。”

    陈安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坐下详谈。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围绕各自的利益与战略展开了深入交流。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刘备承诺援助粮草武器,而陈安则答应在未来攻占洛阳后,帮助刘备夺取荆州作为回报。

    送走刘巴之后,陈安久久未能入睡。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暗自思索:如今自己已成功拉拢东吴、益州两大势力,再加上手下的猛将谋士,可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