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六)(1 / 3)

加入书签

听到李彻的话,众臣躬身应喏。

李彻微微颔首,示意阅卷开始。

早已等候在侧的二十余位有学识的朝廷重臣,立刻依照事先分好的组别,审阅面前堆积如山的考卷。

而锦衣卫和厂卫,则负责将考卷分类,递送到考官面前。

李彻坐在龙椅上,让怀恩端来一杯清茶,也随手拿来一份考卷端详起来。

大殿内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响起的研墨声。

李彻眉毛微皱,只看了一会儿,便嫌弃地将考卷扔到一旁。

写得太差了!

帖经有大面积空白,写上的也有许多错字,后面的墨义更是没法看,连基本的理解正确都做不到。

李彻甚至觉得,在后世找一个刚学完《论语》的小学生,都比这答得强。

他抬头看向其他官员,发现大家都差不多是一个表情,皆是一副‘地铁老人手机’脸......

果然,大殿中的这份静谧并未持续太久。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一声压抑着怒气的低吼声,打破了寂静。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文载尹猛地将手中一份卷子拍在案上,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圣人之言,字字珠玑,连蒙童都知是‘勿施于人’!”

“此等错漏,简直辱没斯文,也敢来参加恩科考试?!”

他这一开口,仿佛点燃了引线,其他阅卷官也纷纷忍不住抱怨起来。

“此卷更甚!《孟子见梁惠王》,竟能写成《墨子见齐宣王》,张冠李戴,荒谬绝伦!”

“你看这份,问‘何为仁’,答曰‘吃饱穿暖即是仁’,这、这......虽言民生疾苦,却全然未解仁之精义啊!”

“满纸荒唐言,不堪入目!这等人也敢来应考,真当我大庆官位是田间野菜,随手可摘吗?”

一时间,抱怨之声此起彼伏。

随着阅卷的深入,大臣们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们发现这七千多份卷子之中,水平之参差远超想象。

有大片空白根本未作答的,有胡乱填写、词不达意的。

更有甚者,对圣人之言的理解南辕北辙,曲解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

总体而言,低水平者竟占了多数。

即便是有寥寥数卷优秀的,也并非一个题都没错,只不过是对多错少而已。

李彻高踞御座,静静地看着下方众人如同炸开锅一般,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

他不由得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如今这般景象,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些学子,大多非世家出身,缺乏系统性的教育和名师的指点,全靠自身摸索或家中零星传授。

学识根基薄弱,对学问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实属正常。

李彻深知,这世界并非非黑即白。

寒门学子中未必尽是良才,也可能有庸碌甚至品性不佳之辈。

世家子弟中也未必全是纨绔,同样会有才华横溢、品性端方者。

然而,从概率上讲,世家子弟自幼拥有最优越的教育资源,父辈高度重视其文化培养。

耳濡目染之下,平均水平自然更高。

而许多所谓的寒门学子,家道中落,父辈要么沉溺于往昔辉煌醉生梦死,要么为重振门楣而汲汲营营。

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自身水平有限,无法给予正确指导,导致子弟学问粗疏。

李彻如今要做的,便是沙里淘金,从这群学识普遍薄弱的学子中,筛选出那些真正具备潜力的‘金子’,哪怕他们此刻还包裹着粗糙的外壳。

想到这里,李彻开口道:“好了诸位,先安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