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七)(2 / 3)
试,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不仅有科举中最重要的策问,还有他亲自出的那些来自后世的逻辑陷阱题。
那才是真正考验学子的眼界格局,以及思维灵活性。
他尤其好奇,之前那份让他眼前一亮的卷子主人,又会交出怎样一份答案?
。。。。。。
日头稍稍西斜,灼人的暑气略减,下午的考试如期而至。
皇宫广场再次开放。
然而,相较于早上那万头攒动的盛况,此刻前来参考的学子数量明显稀疏了许多。
一些上午因违纪被记录在案的学子,仍不甘心地硬着头皮想来尝试考试。
守在入口处的差役对照他们的信息后,却将他们毫不留情地拦下,并没收了考牌。
任凭他们如何哀求、辩解甚至哭嚎,差役只是冷着脸,铁面无私地执行着条例。
那此起彼伏的绝望哭嚎声,如同警钟,让所有准备入场的学子心头更加沉重。
经过上午那场别开生面的筛选,剩余的学子们脸上早不见了最初的自傲之色。
他们已然明白,朝廷此番科举,绝非吟风弄月、比拼诗赋门第的游戏。
不考作诗,不考作赋,也不看你家门背景。
而是真真切切地在用最务实、甚至有些苛刻的标准,考校真正的实用之才。
有句话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此书生不是所有读书人,说的就是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但又没有具体贡献之人。
可惜的是,如今大部分读书人,都处于这个状态。
张谦随着人流再次踏入考场,心境却比上午平和了许多。
中午短暂休息时,他与林清源等人略作交流,彼此印证之下,已知自己的帖经部分至少无大错。
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心态反而愈发沉稳。
重新找到自己的座位,他将笔墨仔细放好,再次闭目凝神,排除杂念。
“铛——”
清脆的锣声响起,划破下午略显沉闷的空气。
“发卷!”
学官的声音依旧冰冷。
考官们仍是面无表情,卷子被迅速分发到每一位学子手中。
张谦深吸一口气,接过卷子,目光第一时间投向卷首。
然而,映入眼帘的标题,却让他瞬间愣住。
只见卷首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逻辑题》!
逻辑,这......这是什么?
‘逻辑’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希腊词,是舶来词汇,大庆本土没有。
李彻之所以还用这两个字,就是不想让学子们知晓这个词的本义,从而推测出接下来几道题的答题方法。
反正这几道题都算是附加题,答不上也不影响成绩,但答上了肯定会获得更高的成绩。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疑,急忙看向第一题:
【点燃十支蜡烛,吹灭其中四支,最后还剩几支?】
张谦的眼睛瞬间瞪大,脑子里‘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傻了。
这......这算什么问题?!
十支蜡烛,吹灭四支,自然是剩下六支燃烧的,这有何疑问?
难道陛下和学官们连如此简单的算数都会弄错?
还是说,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他无法理解的深意?
张谦的第一反应是荒谬,甚至怀疑是不是卷子印错了。
可抬头四顾,只见周围其他学子也大多面露愕然、困惑的神色,有人甚至开始抓耳挠腮。
显然,大家的题目都是一样的,完全超乎想象、脱离经史子集。
考场内原本肃穆的气氛,瞬间开始躁动起来。
唯有那些巡场的考官和学官,依旧面无表情。
学官甚至出言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