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女娲游历洪荒证道成圣(5 / 8)
,她睁开双眼,目光中多了几分坚定,说道:“盘锐道友,你的话如醍醐灌顶,令我恍然大悟。
我不应再被外界所困,当勇敢地踏上这明悟自身之道的征程。”
盘锐踱步至东海之滨,海风轻拂衣袂,他蹲下身子,双手插入那湿润绵软的泥巴之中,思绪似随着手中的动作渐渐飘远。
女娲见状,目光被其吸引,凝视着盘锐与那泥巴的互动。
女娲心中忽有所感,仿若一道灵光自心底深处涌起。
她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无上造化之力,从始至终都指引着自己的道路。
每一次赋予泥土以灵动的生命气息,每一个经她之手诞生的鲜活生灵,皆是她与创造之道紧密相连的明证。
她回想起最初捏土造人的懵懂与新奇,那是一种源自本能的冲动与渴望,是对生命诞生的大胆尝试与探索。
而此刻,盘锐在海边随性玩泥巴的模样,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内心深处最纯粹的追求。
创造,不仅仅是赋予生命形态,更是在这洪荒天地间开辟新的可能,是对未知的无限憧憬与构建。
女娲的眼神愈明亮,心中的道如同破晓的曙光,驱散了长久以来的迷茫阴霾。
她深知,这条以创造为核心的道路,将引领她走向更高的境界,让她在洪荒的历史长河中镌刻下独属于自己的、永不磨灭的传奇印记。
从此,她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与决心,在创造之道上大步前行。
女娲娘娘眸光闪动,心中满是对创造的热忱。
只见她莲步轻移至东海之畔,蹲下娇躯,素手轻扬,便捧起那细腻的东海沙土。
她先是仔细端详了盘锐的模样,又微微垂看向自己,随后便神情专注地开始捏塑起来。
她的手指灵动如蝶,在沙土间轻盈穿梭,一点点勾勒出轮廓,塑造着身形。
不多时,两个栩栩如生的人形便在她手中诞生。
一个有着盘锐的英挺眉眼与身姿,另一个则似她自己那般温婉柔美。
女娲娘娘望着手中这两个沙土人偶,眼中满是欣喜与期待,仿佛已然看到了他们鲜活灵动起来的模样,这便是她踏上创造之道后最初的成果呀。
女娲娘娘满心期待地对着那两个沙土泥人轻轻吹了口气,本盼着能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气息,让其如往常创造般灵动起来。
可谁知,那口气吹过,两个原本模样初成的沙土泥人竟瞬间崩塌瓦解,沙土簌簌散落一地,重新归于东海之畔的尘土模样。
女娲娘娘不禁微微一怔,面露诧异之色,满心的欢喜期待瞬间化作了疑惑与思索,她不禁暗自思忖,这创造之举为何未能如预想般成功,莫不是其中还有什么关键之处尚未明悟?
盘锐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巴,缓声道:“女娲道友,这洪荒之中,普通的泥土和海水虽看似可以塑形,却没有蕴含足够的灵韵与生机。
若是想要成功造化生命,需要寻找那些经过天地灵气长期滋养、沾染了先天造化气息的泥土和水源。
比如,在洪荒的某些灵脉汇聚之地,那里的泥土受灵脉灵气润泽,又或者是在先天灵泉之畔的泥土,这些泥土蕴含的灵气充沛,才有可能承受得住你的造化之力,成为塑造生命的根基。
而水源,也应是汇聚了天地精华、带有先天灵气的灵液,如此,方能为泥人注入真正的生命气息。”
女娲听后,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思索之色,说道:“原来如此,是我疏忽了这关键之物。
只是这洪荒广袤无垠,要寻得这样的泥土和水源,怕是也要费一番功夫。”
盘锐微微一笑,安慰道:“女娲道友莫急,你我既已知道关键所在,寻找起来也有了方向。
况且,这也是一个机缘,在寻找的过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