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西岐与大商第一次会战(2 / 9)

加入书签

豹心怀叵测,为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精心罗织了帝辛的所谓“十大罪状”

他污蔑帝辛囚禁诸多诸侯,然而却刻意忽略了诸侯们心怀不轨、妄图叛乱,帝辛此举乃是为了维护朝堂稳定与天下安宁;所谓的“推恩令”

,不过是申公豹歪曲事实的编造,意图在诸侯国内挑起纷争,让兄弟们陷入自相残杀的境地,以削弱各方势力;帝辛宠信妖妃一说,更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后宫的正常宠幸,却被他恶意夸大渲染;不用贵戚旧臣,实则是帝辛欲打破腐朽的旧有朝堂格局,选拔任用有才能之士,却被申公豹歪曲为过错;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更是对帝辛用人策略的污蔑,那些被其指为小人的,不乏有真才实干且忠心耿耿之人,而所谓的贤臣,或许只是因循守旧、阻碍变革之流;信有命在天,本是古人的一种信仰观念,却被申公豹拿来作为攻击帝辛的把柄;至于酗酒,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又怎会成为一项不可饶恕的罪行?申公豹的这些行径,完全是为了扰乱天下、制造混乱,以满足其个人的野心与阴谋。

苏全忠和苏全孝自幼便对父亲苏护怀有深厚的敬爱与尊崇之情,听闻父亲被囚,心急如焚,满心焦虑皆化作了救父的坚定决心。

他们深知,父亲乃翼州的顶梁柱,一旦有失,翼州必将陷入分崩离析的绝境,百姓也会遭受战火涂炭,田园荒芜。

于是,在申公豹的一番巧言蛊惑之下,兄弟俩血气上涌,毅然决然地决定起兵谋反,企图以武力逼迫帝辛释放父亲,并保得翼州周全。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各诸侯国的嫡长子和诸侯王们本就对商朝统治心怀不满,帝辛的种种政策使得他们的利益受损,权力被削,皆在暗中伺机而动。

如今苏全忠兄弟牵头,他们看到了机会,仿佛看到了新的权力格局在向自己招手,于是纷纷响应号召,集结兵力,秣马厉兵,准备一展宏图。

远在西岐的伯邑考和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动向。

伯邑考生性纯良,本不愿卷入战争的纷扰,但念及天下苍生深陷水火,又希望借此契机能够推翻暴政,建立一个清明的世道,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在内心的挣扎与权衡之后,最终选择响应。

而姬则心怀壮志,有着更为长远的政治抱负,他深知这是一个扩充西岐势力、实现心中霸业蓝图的绝佳时机,更多的地盘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能够为日后的展奠定坚实基础,于是也积极投身其中。

申公豹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和对局势的巧妙把控,成功周旋于各诸侯国之间,以其所谓的“智谋”

和“策略”

赢得了众人的信任,瞬间成为诸多诸侯国联军的大军军师。

他穿梭于各军帐之中,指手画脚地部署着兵力,脸上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情,殊不知这场由他挑起的战乱,将给整个天下带来怎样的生灵涂炭和深重灾难,而各方势力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也都各怀心思,或为名、或为利、或为苍生、或为野心,让这场本不该生的战争变得愈扑朔迷离、波谲云诡,也让天下的命运走向了未知的深渊。

时光缓缓流逝,申公豹凭借其巧舌如簧与诡谲手段,在各方势力之间纵横捭阖,使得响应他号召的部队如滚雪球般日益增多。

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申公豹心中的野心也愈膨胀。

他审时度势后,决定将西进的矛头指向西岐,此地地势险要,资源丰富,且是通往朝歌的重要关隘。

当大军浩浩荡荡地陈兵于西岐城外时,一时间军旗蔽日,营帐连绵,喊杀声似乎已在远方隐隐作响。

申公豹踌躇满志,望着眼前整装待的军队,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踏破朝歌城的那一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