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殷寿上香封神初起(2 / 9)

加入书签

逊笑意,拱手道:“道长有礼了。”

盘锐起身相迎,一袭灰色道袍随风轻拂,神色平和,回礼道:“人王多礼了。”

帝乙微微摆手,温声道:“道长客气了,我现在还不是人王。”

盘锐目光深邃,嘴角上扬,轻声说道:“迟早的事。”

二人于屋内落座,茶香袅袅升腾。

交谈间,话语如潺潺溪流,从往昔人族的艰辛展,到如今的生活百态,盘锐皆娓娓道来,仿若一位智慧长者面对自家晚辈,耐心且细致。

帝乙听得专注,不时点头,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人族未来的思索。

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在这一问一答中勾勒出人族历史的轮廓,也让二人的情谊在悄然间生根芽,愈深厚。

岁月悠悠,一晃而逝,商汤后裔帝乙继位。

帝乙膝下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便是寿王。

一日,帝乙于御园率文武百官赏牡丹之际,飞云阁忽有一梁坍塌,寿王挺身而出,力擎危梁,尽显神力。

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人见其神勇非凡,便上奏恳请立寿王为东宫太子。

后帝乙在位三十载驾崩,临终前将幼主托付于太师闻仲,帝乙神色关切地将寿王唤至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啊,为父要告知你一事。

在朝歌城外,有一位道士,乃是为父的至交好友。

他见识非凡,怀有诸多常人难及之能。

此后,倘若你遭遇棘手难题,难以解决之时,便可前去拜托他助你一臂之力。

为父与他相识,已然近五十载岁月,情谊深厚,非比寻常。

你去寻他时,务必以礼相待,切不可有丝毫懈怠,要如同对待为父一般恭敬尊重。”

寿王眼中含泪,神情庄重地应道:“是,父王,儿臣定当谨遵教诲,不敢有违。”

言罢,泪水已在眼眶中打转,那孝子之态尽显无遗,对父王的嘱托铭记于心,也对这位未曾谋面的神秘道士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随后寿王登基,是为人王帝辛,定都朝歌。

彼时朝堂之上,文有太师闻仲谋略深远、运筹帷幄,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英勇善战、威震四方,真可谓文能安邦、武可定国。

纣王后宫之中,中宫原配皇后姜氏端庄贤淑,西宫黄氏、馨庆宫杨氏二位妃子温婉和善,皆具贤德之质。

纣王初登大宝,天下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方外族纷纷归附,八方宾客竞相朝贡,八百镇诸侯皆臣服于商。

这八百镇诸侯由四路大诸侯统领,东伯侯姜桓楚据守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各掌一方。

每一路大诸侯麾下又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同拱卫着商朝的统治。

一日,帝辛依照父王此前的叮嘱,来到了那座道观之中。

踏入道观,只见里面人来人往,颇为热闹,诸多百姓正围聚在一处,当中有个道士,身着破旧道袍,头略显杂乱,胡子拉碴,一副邋里邋遢的模样,正给百姓们算命呢,而此人正是盘锐,这般邋遢形象实则是他故意为之,只为试探帝辛见到自己时会作何反应。

帝辛抬眸环视一圈后,目光落在盘锐身上,便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靠近,恭敬地拱手行礼道:“拜见道长,敢问道长可是盘锐道长?”

盘锐却仿若未闻,只是微微抬眼,慢悠悠地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你找他所为何事啊?”

话语间,目光看似随意,实则暗暗打量着帝辛,想从其神情、言语间洞察出这个年轻人的品性与心思。

帝辛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赶忙整理思绪,准备诚恳地说明来意。

帝辛恭敬地拱手行礼后,诚恳地对盘锐说道:“道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