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理锚点(2 / 6)

加入书签

 所以,在已有的实验中,人们确实已经观察到了量子对之间在超远距离上的纠缠的超距作用。

    但当你想要在量子对上“附着信息”时,因为观察者效应,纠缠量子对便会立刻失效。

    或者以某种形式退相干。

    这样的原理,理论上说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法被打破的,跟技术的发展也毫无关系。

    因为打破这个原理,就意味着打破因果论,允许倒果为因存在。

    但问题是,在这个新的“手环世界”里,人类还真就实现了利用超距作用进行通讯的“奇迹”。

    林序根本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做到的。

    只能到手环世界里去找答案了。

    ——

    至于第二条关键技术,即量子时空泡沫效应,对林序来说就好理解得多了。

    根据沈历的说法,二十年后的人类显然是发展出了更精密的引力波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时空泡沫产生的引力波噪音。

    这项技术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很有用,搞不好能推动基础物理快速发展。

    想到这里,林序默默在这条线索后画了一个“重点”符号。

    紧接着,他继续写下了自己得到的更多线索。

    【西盟,大西洋民主阵线联盟,可能是潜在敌人】

    【叛乱从内部发生,朱雀一号、荧惑空间站大概率都已经被渗透,大副已经确认变节】

    事情发生得太快,林序没时间去确认更详细的信息。

    但至少,“首恶”这个点是确认了的。

    下一次进入手环世界,只要能提前找到大副,就能遏制住叛乱的趋势,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林序轻轻吐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笔。

    其实他从新世界得到的信息还远不止这点,只不过目前大部分都还比较模糊。

    比如“蝴蝶预案”,比如“沈历”,比如“火星上的沙暴”,比如“祝融基地”,比如“天火计划”.

    这个新世界,真的比上一个世界复杂太多了。

    并且,各个势力之间的冲突似乎也更加剧烈?

    自己所看到的“冒着红光的地球”显然代表着某种巨大的灾难,但那到底是人为灾难,还是天灾?

    ——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