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烽烟暗起(1 / 2)

加入书签

胜败的关键,就在于寿张这两千骑兵的出击时机。他们人数不多,必须像一把精准的铁锤,砸在敌人最致命的软肋上。出击太早,暴露实力,可能被敌人针对性反制;出击太晚,范县可能已被攻破,或守军伤亡过重,失去反击能力。

何时出击,完全取决于范县防御战的惨烈程度。但当流寇大军围城时,如何派人冲出重围传递消息?即便成功派出信使,途中也可能遭遇不测。若等待寿张方面主动派出斥候侦查范县战况,再根据模糊的情报决定是否出兵,很可能贻误战机,或者无法准确把握那“最关键的时刻”,让骑兵这把榔头砸空。

一想到这些,马清的心头就如压了一块巨石,烦躁不安。身后,方信等幕僚正与郎玮低声而急切地商讨着疏散流民、调配粮草的具体细节,那些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此刻听来格外刺耳,加剧了他内心的焦灼。

他猛地朝西转过身,垂下头,右手依然无意识地扶着箭垛,沿着雉堞间的通道,一步步向西慢行,试图用行走来驱散脑中的纷乱,寻找那一丝灵光。

方信等人深知他的习惯,明白他需要独处思考的空间,都没有跟上来。

恩新穿着绛色戎服,手始终扶在刀柄上,忠实地在马清身后三四步远的左后侧跟着。这时一个护卫的最佳距离——既能随时警觉四周,又能在意外发生时一个箭步抢到马清左侧进行保护。

他身后不远处,两名身着灰色深衣、手持长槊的士兵也沉默地紧随。

不知走了多远,耳边的嘈杂声渐渐被风声取代。马清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土腥味的空气,极目向西、向南眺望。

城外,从西面延伸到南面,是大片大片的水泽洼地。在略显苍白的阳光下,水面泛着幽幽的冷光,茂密的芦苇丛在秋风中起伏,如同绿色的波涛,形成了一道宽阔而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流寇自北而来,东北方向必然是其主要进攻方向。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东北。

距城池约两里外,一道延绵起伏的山脉郁郁葱葱。就在那山脊之上,赫然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山峰。而山峰之巅,竟有一座由粗糙石块垒砌而成的建筑轮廓!那显然是一座废弃已久的烽火台,是近百年来和平岁月中被彻底遗忘、从未维护过的旧时军事设施。

马清心中猛地一动,感到一阵诧异——刚才为何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显眼的存在?他下意识地朝城墙左右看了看,观察着城墙的走向,顿时恍然大悟。

范县城北的城墙并非正东西走向,而是略带倾斜,呈西北-东南方向。刚才他站立的位置,视线恰好被高大的城楼角楼遮挡,未能发现东北方向那座山峰上的烽火台。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窜入他的脑海!

他倏地转过身来,面向二百步外仍在低声商议的幕僚们,扭头对紧随其后的恩新快速下令,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急促:“叫阿奇过来!立刻!”

“快!去请阿奇参军过来!”恩新立刻对身边那名较为年轻的持槊士兵低声喝道。

“诺!”那士兵应声,紧握长槊,转身便朝着幕僚们的方向疾步跑去,他的脚步在城砖上快速交替,仿佛船桨划水般利落。

很快,阿奇便小跑着过来。那名士兵紧随其后。跑到马清面前时,阿奇的胸脯微微起伏,气息有些急促,微微张着嘴调整呼吸,脸上带着询问的神色。

“阿奇,”马清左手依旧按在箭垛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夯土的墙面,目光灼灼,“丁鱼手下,负责在这一带监督分配土地的小队,领头的是谁?”

阿奇略一沉吟,随即伸长脖子喘了口气,肯定地回答:“是高山!他带着一个屯的弟兄在这边驻扎。”

马清眼中精光一闪,毫不迟疑地朝阿奇一摆手:“好!立刻想办法,把这个屯的人,全部集中起来。我有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