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一策(求追读4k)(1 / 7)
拍了拍石头的肩膀,张显笑着问道:“县衙的衙役们都还听话?”
赵石落后半个身位,点头回道:“还算听话,几个阳奉阴违的也被我赶了出去。”
“不过主公,这些衙役毕竟都是之前县衙留下来的,我在想,是不是往民间在招募一些良家子,好中和一下。”
张显步履往前走着,听到赵石的请求,他思量片刻点了点头。
“成,是该给衙役队伍补充些新鲜血液,都是帮老油子,现在还能坚持演一下,但往后肯定还是会原形毕露。”
“石头,某给你三十个衙役的名额,你自行往民间招募吧。”
赵石欢喜,他忙是抱拳一礼:“多谢主公!”
张显摆了摆手笑骂一声:“好了,你这小子难怪这般殷勤,原来就是为了这个,行吧,你自去吧。”
“嘿嘿,诶!”
赵石嘿嘿一笑,一个转身便往县衙外去了。
回到县衙正堂,张显继续起了公文的处理。
虑虒在他的铁腕治理下盗匪几乎匿迹,违法之事也少了许多,颇有几分安居乐业之象。
“乡野把控力度还得需要加强,底层的声音必须要能听到,不能全都交与三老跟里亭长。”
“宗族势力的下一步就是豪强,每村每庄只要传承时间够久,那宗族的形成便是定然的。”
放下一片有关乡野的公文事务,张显低声呢喃。
宗族的私刑是个不怎么好的苗头,长期以往,宗族族老的声音自是就会比县衙的声音更大。
里,亭制度为乡野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无形间也给宗族势力的形成提供了帮助。
里长说白了其实就是村长,掌一里(约50-100户)人口登记,以及矛盾调停。
以东汉主流方式,以往里长的人选基本都是乡野宗族自选上报而后通过的。
这一点不好改,虽然常说黔首为社会底层,但若是形成了宗族势力的黔首,那其代表的就那一支宗族。
贸然更改选拔方式,势必会引起骚乱。
张显捏着下巴凝神,好一会后他拿出一张纸写下:“倒是可以尝试一些轮转制。”
里长任命方式不做更改,但任命地点可以动一动。
比如张村的里长调往韩村任命,韩村的里长往黄村去,黄村的里长到张村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