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39章 人际关系(2 / 3)

加入书签

nbsp; 他声音不高,语速平缓,却条理分明,将那几个拗口词汇和隐含的逻辑层次掰开揉碎,讲得清清楚楚。

    王明远凝神听着,不时发问一两句,心中那层薄纱渐渐被揭开,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竟是这般关联!多谢顾兄点拨,茅塞顿开!”王明远真心实意地拱手道谢,困扰半晚的难题得以解决,心情顿时舒畅。

    “王兄悟性高,一点就透。”顾亦桉笑着摆摆手,显得很是谦逊。

    王明远这时才从袖中取出那包好的茯茶,放在案上:“区区家乡土产,不成敬意。此乃家中所制茯茶,滋味尚可,聊助顾兄夜读解乏,万勿推辞。”

    顾亦桉一看,连忙推拒:“王兄这是做什么?同窗之间切磋学问,本是应当,岂能收此……”

    “顾兄莫要见外,”王明远态度坚决,“此茶并非什么贵重之物,只是弟一点心意。日后难免还有叨扰之处,顾兄若是不收,弟倒不好意思再来了。”

    见他话说至此,顾亦桉这才无奈一笑,只好收下:“既如此,便多谢王兄厚意了。这茯茶我早有耳闻,今日倒是托王兄的福得以尝鲜了。”

    又闲谈了几句书院课业和几位教谕的授课风格,王明远便起身告辞,不再多扰对方休息。

    回到自家斋舍,王明远心情颇佳。

    不仅解决了疑难,更与一位有望深交的同窗拉近了关系。

    他深知在这岳麓书院,这些品学兼优的同窗,如今是互相砥砺学问的伙伴,将来或许便是官场上彼此扶持的人脉。

    师父的话,他时刻记在心里。

    此后时日,王明远更是有意识地留意起班内各位同窗的擅场所在。

    有人精于诗赋,有人擅长八股破题,有人策论写得格外犀利务实……他并不刻意逢迎,但在课业交流、休息闲谈时,总会多几分留意。

    遇到自己擅长的经义,别人来问,他必倾囊相授,毫不藏私;遇到自己不解之处,也会备上些不值钱却有心的小礼物——或是一块茯茶,或是几样家乡带来的干果蜜饯,去向擅长的同窗请教。

    一来二去,他在乙班的人缘越发好了起来。

    更让王明远始料未及的是,他那手曾下过苦功、融合了现代审美与古法架构的书法,渐渐被众人发觉,竟成了他在书院中一个意外的标签。

    起初只是同窗借阅笔记时的惊叹,后来连授课的教谕在批阅课业时,也会特意提起。

    恰巧有一日,院长偶然巡视各课堂,经过王明远案前时,目光被他摊在桌上尚未写完的一篇策论字迹所吸引。

    院长驻足凝神看了片刻,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