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缘起恒山(2 / 3)
抑或是别有缘故?
钟灵秀越想越愁,目光从缭绕的烟气中回转,鼻端充斥着员外家饭菜的香气,肚子里的苦水又翻江倒海起来。
老实说,在白云庵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武功可学,已经胜过许多人,师太们脾气不一,却都爱护弟子,日子绝对称不上难过。
可再怎么样,庵堂还是尼姑庵,不能吃荤。
孩子们身骨未成,能吃两个鸡蛋,可也仅仅是鸡蛋而已。
她十三岁了,还是习武之人,身高却仅有一米三,彻头彻尾的小矮子!
在庵堂里还有资质不好,平日就烧水煮饭的小尼姑们,十六七岁也才一米四、一米五。
钟灵秀十分怀疑,自己武功难以精进就是因为营养不良。
穷文富武,营养不够练什么武功?
可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恒山派规矩森严,如她一般的小尼姑每天都要跟着师傅,早起做早课吃早饭,通常是豆粥青菜,佐腐乳酱菜,然后抄经冥想,下午跟着另外一位教授武艺的师叔习武练剑,直到傍晚时分下课,一块儿吃晚饭,这顿稍微丰盛,蘑菇豆皮、面筋素肉之类的。
偶有闲暇,也要给师父师叔们跑腿,给自己做点鞋垫衣裳,基本没有单独外出的可能,更别说偷偷抓鸟打牙祭。
就算千辛万苦逮到机会,偷偷溜出去,付诸实践也不是容易的事儿——定言师太武功一般,在恒山派无有姓名,可佛法高深,平日在庵堂为信女讲经,还会写一手好字,如果附近的村民有所求,也会下山做法事。
钟灵秀跟着这样一位师父,大多数时间就是诵经念佛,没碰过灶台。
故此,即便她倚仗武艺抓到一只倒霉的野鸡,既不会杀,也不会烤,要是被师父发现杀生,还得被罚禁闭,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给穿越者丢脸了。
钟灵秀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就念到天黑。
丫鬟请她们到后院歇息,并奉上一桌还不错的素斋。
和定言师太一起用了顿饱饭,打水伺候师父洗脚,再自己洗一洗,这才能躺平睡觉。
练武?没力气啦。
十几岁的身体,下山走好几公里,再坐一天念经,铁打都扛不住。
钟灵秀倒头就睡着了。
翌日。
继续念经,和同在恒山的道教弟子们打了个照面,友好寒暄一番,然后各做各的法事,互不干扰。
王员外原本是行商,攒了家底捐了一个员外郎的虚衔,身家丰厚,这回老娘故去,为她做足七天的水陆道场。
七天,整整七天坐着念经!
!
钟灵秀第一天尚可,第二天勉强,第三天就有点扛不住,靠毅力坚持了下来,第四天喉咙沙哑,只能敲木鱼默诵,第五天神魂出窍,第六天萎靡不振,第七天已经浑水摸鱼,坐着发呆。
好不容易挨到出殡下葬,依旧不能歇息,要替山上的师姐妹采购物什。
恒山派作为五岳剑派之一,名下颇有资产,比如白云庵、水月庵等庵堂,以及庵堂周边的田产。
这些产业无须交税,能满足尼姑们的日常所需。
像钟灵秀这样的小尼姑们,手中没有半分银钱,庵堂每季度发两身衣裳,初一发放牙刷牙粉布巾等物,一应生活所需皆由庵堂负责,日常也没有要花钱的地方。
但庵中的尼姑们各有来历,有不少恒山附近的富户,或因女儿病弱,或欲避灾强身,将女儿托给恒山派,只做一个俗家弟子。
每逢年节,家中疼女儿的人家便会送东西上山,什么点心衣裳,被褥棉花,自然也会留些银钱,以备不时之需。
还有一些年长的师姐师叔,惯常出门走江湖,路见不平救了一二人家,对方也会奉上谢礼,这些银钱,庵堂并不会收走,留给大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