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诸侯观摩团(1 / 4)
鼓声刚断,山脊的雾还没散,我们就听见“哐啷哐啷”的铜铃——像一串被提前拧发条的童年,从建宁郡一路滚到脚背。
这时候的夏夏把赤龙印胚往怀里一揣,斧背敲地:“听声儿,至少三路人马,刘璋、雍闿、还有……哟,曹操的赊刀客也来了。”
璐璐甩开发绳,钥匙雨倒着飞回腰包,发出收银机“叮”的找零声:“影子银行刚挂牌,他们就排队开户?利率还没公示呢。”
莲花把蜈蚣兵符往空中一抛,符节自动缩成一枚“门票”,正面篆:
云南红豆垦区·观摩券·一人限带一梦
而背面蝇头小字:
——未成年梦,按斤折蜀钱;
——成年梦,按心跳折息;
——诸侯梦,按人头抵亩。
我摘下搪瓷缸,往地上一扣,缸底那尾“红豆叶船”已长成巴掌大的独木舟,船帮渗出朱红水渍,像刚盖章的合同。
“船小,只能载四斤梦,谁上?”
话音未落,第一路“观摩团”已掀帘而出
刘璋的“益州白毦兵”,人手一卷《垦荒令》,墨味未干,墨里掺了糯米浆,像刚出锅的糍粑,边走边滴“官印糖”。
雍闿的“南中赤旗队”,旗面用少年税的欠条拼成,风一吹,欠条翻页,发出“哗啦啦”的耳光声。
曹操的“赊刀客”,黑衣黑刀,刀背贴满“魏”字当票,走一步,当票掉一张,落地化成铜绿螳螂,专啃影子利息。
夏夏把自己的盘古斧往肩后一扛,咧嘴笑:“三家都到齐,正好凑一桌斗地主呢,地主就老娘来当。”
璐璐抛起三枚铜币,币面睁眼,发出“咯咯”声响,声波把我们四人影子缝成一张“影子圆桌”。
“牌局规矩我来定——”
于是,一向聪慧的璐璐指尖一弹,铜币落地,变成三张“筹码券”:
“童年”一斤,折蜀钱三百;
“少年”一斤,折蜀钱六百;
“心跳”一拍,折蜀钱九百。
莲花把门票往空中一撒,观摩券雪片似的落在三家脚跟前:
“入场费——每人先交一梦,不足者,以鼓皮抵。”
下意识她抬下巴,指向夏夏手里那面“赤龙皮鼓”,鼓面还滴着晨曦,像刚剥皮的少年。
刘璋的领队是个白面书吏,拱手陪笑:“益州愿以成都平原三亩水田,换诸位红豆籽一斗。”
夏夏拿斧背敲敲书吏的冠帽:“水田?老娘要的是心跳!成都平原的心跳,一斤能有几两?”
书吏脸色一白,冠帽里掉出半张“童年欠条”,被风一吹,欠条上竟浮现刘璋的小像——七岁,缺门牙,正抱着稻草人哭。
璐璐弯腰捡起欠条,对折成纸飞机,往影子圆桌上一抛:
“刘璋的童年,折蜀钱二百五,缺五十,以心跳补。”
她抬手,啪地一声,书吏胸口立刻亮起红光,像被盖了“欠费”章。
雍闿的赤旗队更直接,旗手一甩,整面“少年税欠条旗”哗啦啦铺成一条“红毯”,直铺到我们脚边。
旗面上,三百斤少年梦正排队跳磅秤,秤砣是旧课桌,秤杆是教鞭,每跳一次,就掉一页作业,作业里爬出“作业本蜈蚣”,页脚刀锋闪着“雍”字火漆。
莲花抬手,蜈蚣兵符一喷黑火,火头顺着红毯烧过去,
“雍闿的梦,按斤收,一斤折蜀钱二百,火耗另计。”
鞭炮烧到尽头,赤旗队集体摘帽,露出光头,光头上一层“瘴年轮”刺青,刺的是他们未交的少年税。
随即夏夏吹声口哨,斧背一敲,光头们齐刷刷亮出左胸——
心跳声像一串被提前拧发条的更鼓,咚、咚、咚,正好九百拍。
“心跳九百,折蜀钱八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