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 31 章 申请专利(2 / 4)

加入书签

进行了精细的校准和优化。

    为了确定探测传感器的最佳埋设深度,他在燕大地质系的支持下,利用不同的模拟地质环境,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实验,详细记录并分析了每一组数据。

    同时,他还对仪器的续航能力进行了提升,改进了电池管理和功耗控制,使其能够满足长时间连续野外监测的需求。

    时间在专注的忙碌中飞逝。李毅飞清晰地记得,2008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年初的极端天气、年中那场牵动举国上下的巨大地质活动、以及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经济波动……这些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同无形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他要争分夺秒。

    他希望这台不断完善的探测仪,能在未来可能的风暴中,为守护生命和减少损失贡献一份力量。

    值得庆幸的是,探测仪的核心研发工作前期已基本完成,此次主要是针对性的改进和验证。

    当所有验证数据整理完毕,报告撰写完成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王成老师。

    这位从入学就对他多有提携的老师,人脉通达,处事练达,在李毅飞心中是遇到关键问题时最值得信赖的引路人。

    李毅飞拨通了王成老师的电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王老师,您好。

    打扰您了。我这边有个研发成果想申请专利,但流程上不太熟悉,也不认识专利局的人。

    想请教您,有没有办法能稍微加快一下审核进程?”

    电话那头的王成老师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爽朗的笑声:“是探测仪那个项目吧?好事啊,毅飞!这事交给我,我去帮你问问看。”王老师没有打包票,但语气里的支持让李毅飞安心不少。

    挂了电话,王老师立刻拨通了专利局一位相熟的副局长成杰的电话。

    “成局,是我,燕大的王成。最近忙不?没打扰您吧?”王老师寒暄道。

    “王教授啊!难得你主动打电话,我这儿刚开完会,有空。怎么,有什么指示?”成局的声音带着笑意。

    “指示可不敢当。是这样,我们学校有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叫李毅飞,他独立研发了一台地质探测仪器,实用性和创新性都挺强。

    小伙子想申请专利,但你也知道,学生嘛,对流程不熟,也没门路。

    这不是找到我了,我就厚着脸皮,想看看成局方不方便指点一下,或者引荐个负责的审查员,让他能更顺畅地把材料递上去?”王老师把情况说明,重点突出了学生的努力和成果的价值。

    “哦?燕大的学生自己搞出来的?有点意思。这样吧,你让他把申请材料准备好,明天上午直接送到我办公室来,我看看是什么好东西,也让相关处室的同事关注一下。”成局很干脆地给了回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