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宗门百年讲道(1 / 3)
九幽教深处,有一片名为万法广场的辽阔之地。
此地以黑曜石铺就,光滑如镜,四周矗立着九根雕刻着无数魔纹图腾的巨柱,据传乃是九幽教立教祖师采九幽魔金所铸,能汇聚周天幽冥煞气,更能引动一丝大道法则共鸣。
百年一度的宗门讲道盛会,便在此地举行。
这一日,晨曦微露,万法广场已是人山人海。自外门弟子至内门精英,乃至诸多长老,皆早早前来,按照修为高低、身份尊卑,井然有序地席地而坐,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唯有空气中弥漫的激动与期待情绪,如同暗流涌动。
步天歌(徐正阳)亦在其列。他身着客卿长老的灰色云纹袍,选了一个不前不后、相对僻静的位置盘膝坐下。
此番讲道,对他而言,不仅是了解九幽教道统、印证自身所学的机会,更是窥探此界更高层次修炼体系的绝佳窗口。
他虽身负混沌大道,但博采众长,方能走得更远。
辰时正刻,广场上空那终年不散的幽冥煞气忽地剧烈翻涌,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拨开。
一道暗金色的流光自九幽教深处那座最高的魔殿中射出,瞬息间便已至广场上空,光华敛去,显露出一道身影。
来者是一位身着玄色星宿道袍的老者,面容清癯,长发披散,双眸开阖间不见丝毫魔气,反而有种洞悉世事的沧桑与智慧。
他周身并无迫人威压散发,却仿佛与整个万法广场、与那九根魔柱、乃至与这片天地的法则融为了一体。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便成了天地的中心。
“是冥朔长老。”
“冥朔长老可是玄仙中期的大能,据说闭关已近万载,没想到此次竟是他亲自讲道。”
下方人群中响起阵阵压抑的低呼,充满了敬畏。
徐正阳眼神微凝,这位冥朔长老,气息深邃如渊,远非真仙可比,赫然是一位玄仙大能。
而且观其气象,绝非初入玄仙,恐怕已在中期沉浸了漫长岁月。
冥朔长老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众人,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弟子耳中,仿佛直接在心神间响起: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今次讲道,由老夫冥朔,为尔等阐述仙道根基,明晰前路。”
他并未直接讲述高深法门,而是从最根本的“境”与“界”开始。
“尔等皆知,吾辈修行,逆天争命,首重境界。今日便从尔等所处之第一重——真仙境说起。”
“真仙者,褪尽凡尘,铸就仙胎是也。”冥朔长老声音悠远,仿佛带着众人回溯飞升之初,“需寻洞天福地,采九天清灵之气,涤荡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窍,八千四百毛窍,使体内元婴由阴转阳,纯净无瑕,方可褪去凡胎,铸就无垢仙体。此境核心,在于一个‘凝’字。凝虚为实,凝神为体,将虚无缥缈的法力、神识,尽数凝练为真实不虚的仙元与仙魂。”
他略作停顿,让众人消化,继而阐述此境威能:“仙体初成,超凡脱俗,寿延四十八会。”(注:1会=年)
此言一出,下方许多弟子,尤其是新晋真仙者,皆面露振奋之色。四十八会,便是近五十二万年寿元。这对许多来自下界的修士而言,已是难以想象的漫长。
“神通方面,可御气凌霄,瞬息千里不在话下。初步掌握五行法则之基,点石成金、呼风唤雨不过等闲。然,此乃仙道之始,切不可自满。”冥朔长老语气转为严肃,“尔等需知,凡界修士,纵是惊才绝艳,凝聚三花聚顶(精、气、神三宝圆满,显化顶门金莲),亦有其极限,寿元不过十二万八千载,便是尽头。唯有飞升仙界,成就真仙,方能打破此限,得享四十八会之寿。”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而真仙之修行,重在稳固根基,调和五脏。此乃五气朝元之功。心藏神,属火;肝藏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