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工反应(1 / 2)
她原本对京城之行的想象,是吃不完的好吃的、无拘无束地玩耍!
怎么千里迢迢来了首都,美好的寒假生活还没开始,就要被按进教室里了?!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你别一上来就吓唬她。”陈秀芝看着妹妹那副如遭雷击,生无可恋的小模样,忍不住开口打圆场。
陈秀芝拉过陈小雨的手,语气温和地解释:“小雨,我们二哥是为你好。你嫂子也夸你聪明,学东西快。我们真是怕埋没了你的天赋。而且这个寒假班不长,就两个星期,课程也不紧,上完课剩下的时间,大姐一定带你好好玩,好不好?”
尽管大姐的语气温柔又耐心,可陈小雨的小脸还是彻底垮了下来,整个人蔫蔫的,像被霜打过的茄子。
她哀怨地看了一眼二哥,又看了一眼大姐,心里的小人已经在呐喊了!
骗人!都是骗人的!说好了来京城快快乐乐玩一个寒假呢?!
果然,大人的话都是不能全信的!
她的快乐寒假,还没开始,就已经预见到了结局!
陈默看着妹妹那副世界崩塌了的表情,既觉得好笑又有点心疼。
陈小雨到底还是被“押”进了寒假英语加强班。
尽管之前的三天,大姐陈秀芝和嫂子温亦雪带着她逛了天安门、吃了烤鸭、甚至还去王府井买了新衣服,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得如同白驹过隙。
第四天一早,她就被二哥陈默亲自“押送”到了少年宫,开始了自己的寒假班之旅。
“二哥……”陈小雨做最后的挣扎,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陈默。
陈默看着妹妹那副上刑场般的表情,心里觉得好笑,但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
他伸手,替她理了理围巾,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既来之,则安之。小雨,你记住,多学一点东西,永远不会错。尤其是语言,它是你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户。”
“可我现在的窗户外面全是雪……”陈小雨小声嘟囔。
陈默被她逗笑了,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先进去,试试看。如果真的不适应,我们再商量。但前提是,你要认真试过。”
话已至此,陈小雨知道再无转圜余地,只得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校门。
陈默轻轻叹了口气。他何尝不想让陈小雨有个轻松愉快的假期?
但可惜她不成器啊,学习不好,得找个其他的前途啊。
在这个年代,国内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评价体系也较为单一,学习成绩几乎是衡量一个学生前途的唯一标尺。
陈小雨脑子不笨,甚至在语言和动手能力上有些小天赋,但在主科成绩差,这样下去,在国内的发展路径会相对狭窄。
而如果将她送出国去,她的那些特质或许就能大放异彩。
八十年代中期,出国留学还未形成浪潮,一个海外名校的文凭含金量极高,无论是留在国外还是学成归来,前景都截然不同。
这个英语班,就是为她铺设的第一块基石,势在必行。
安顿好妹妹,陈默立刻将精力投回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默雪纺织厂的招工。
就在陈小雨心不甘情不愿地走进教室的同一天,《人民日报》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刊登了一则小小的“招工启事”:
“京市默雪纺织厂(原红卫棉纺厂)因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下岗位:熟练缝纫女工若干名,裁剪工若干名……有意者请于X月X日至X月X日,持相关证明到厂报名面试。”
这则看似普通的招工广告,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京城的务工群体中激起了千层浪!
在这个年代,“国营厂”就是铁饭碗的代名词,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几乎都是顶替或者内部消化,几乎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