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果梨(1 / 2)
陈默很有耐心地听着父亲陈建川的计划,没有打断。
当听到父亲已经详细打听了黄太平和黄元帅的苗价,并且倾向于以价格更低易成活的黄太平为主时,他就明白了父亲追求的是稳妥,是旱涝保收。
这是老一辈庄稼人最朴素的智慧,先求立于不败之地,再图展。
听完父亲的全盘计划,陈默沉吟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了敲,才抬眼看向父亲,谨慎地开口问道:“爸,你这个计划很稳妥。
不过……你没想过种点南果梨吗?”
“种梨?”
陈建川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诧的神情。
“不是种梨,”
陈默向前倾了倾身子,详细解释,“是种咱们辽东的特产——南果梨!”
“爸,你想想,苹果,尤其是黄太平这种,确实好活,不挑地,但问题是,哪都有苹果,山东的、陕西的,以后南方的果子也能运过来,咱们这东西不稀奇。
但南果梨不一样,它只有咱们这方水土能种出那个味儿,别的地方根本长不出来!”
陈默见父亲听得认真,继续说:“南果梨有种特殊的香气,现在可能因为咱们本地多见,不少人觉得不值钱,但当‘特产’卖到外地,价值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好比咱们觉得常见的蘑菇,晒干了送到南方,人家就当宝贝。
南果梨往后说不定就是这个路子。”
、
陈默尽量用父亲能理解的比喻,点出特产潜在的“品牌”
溢价。
“咱们种苹果,没什么竞争力,种南果梨,说不定是给自己开了一条小路,虽然开头难一点,但走的人少,果子反而金贵。”
陈建川听着儿子的话,眉头微微蹙起,低头沉思起来。
他粗糙的手指互相搓着,显然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权衡。
儿子说的有道理,南果梨确实是个独特的东西。
但多年的经验让他对不熟悉的事物抱有天然的谨慎。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重新抬起头来看向陈默,语气带着点妥协,也带着对儿子见识的信任:“你说的这些……爸不太懂,但听着在理。
成,那就听你的,我懂得没你多,你看得远。”
话虽如此,但他眼神里还是有担忧流露。
陈默心下一叹,他太了解他爸了。
嘴上说听他的,但本质上还是倾向于种苹果这种市场受众大风险更小的水果。
想了想,陈默决定退一步,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爸,我明白你的顾虑。”
陈默语气缓和,“这样吧,咱们也别一下子把宝全押在南果梨上。
能种果树的那片地,我们拿出三分之二来种南果梨,剩下的三分之一,还是按你的原计划,种黄太平。
怎么样?这样就算南果梨一时卖不上价,咱们还有苹果保底,不至于颗粒无收。”
这个方案显然说到了陈建川的心坎里。
他脸上的线条瞬间柔和下来,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
“成!
这个法子好!
就听你的!
我明天就去找你鸿民叔,再仔细打听打听南果梨树苗的价钱和种法。”
“应该比黄元帅贵点,但也贵不到哪儿去,咱们本地就有。”
陈默见父亲接受,心里也一松,接着提醒道,“不过我听说,南果梨娇气点,必须嫁接在抗寒的砧木上,比如秋子梨什么的,这个到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苗子必须对版。
还有,爸,种果树是技术活,咱们家是头一回,光靠老经验可能不够,最好能请个有经验的老师傅来指点一下,前期这些钱,省不了。”
陈建川这回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表情认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