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9章 深港的问题(2 / 4)

加入书签

些事报警的,每个月能有两百多起。”

沈青云指尖划过报表上邻里纠纷那栏的数据,眉头微蹙:“这些纠纷看似小,处理不好就会变成大矛盾。你们有没有跟社区居委会联动?不能光靠民警去调解,得让社区也参与进来,形成合力。”

“我们正在试点警社联动机制。”

陈明远连忙补充道:“比如在南山区的几个老旧小区,民警和社区网格员一起值班,遇到纠纷先上门调解,不用都走报警流程。试点了两个月,纠纷化解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老百姓也挺满意的。”

沈青云眼里露出几分赞许:“这个做法好,要尽快在全市推广。公安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得跟其他部门拧成一股绳,才能把事办好。”

他看向窗外,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早餐摊的白烟袅袅升起,上班族脚步匆匆。这烟火气里藏着的,正是他想守护的东西。

八点十五分,考斯特停在深港市公安局门口。

市局大楼是一栋蓝灰色的高层建筑,门口的石狮子威严矗立,旗杆上的五星红旗在海风里猎猎作响。

沈青云下车的时候,门口的民警们整齐地敬了个礼,声音洪亮:“欢迎省长视察指导工作!”

沈青云走到他们面前,挨个握了握手:“同志们辛苦了,平时值班累不累?晚上巡逻要注意安全。”

一个年轻民警脸涨得通红,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不累!能守护老百姓的安全,我们觉得值!”

沈青云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但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走进市局大楼,一楼大厅的电子屏上滚动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标语。

陈明远带着沈青云先去了指挥中心。

这里是深港公安的“大脑”,几十块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市的监控画面,接警员们戴着耳机,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声音此起彼伏。

“省长,这是我们的指挥平台,平均每天接警量在三千左右,其中有效警情一千五百起。”

指挥中心主任拿着平板上前汇报:“我们现在实行从接警到反馈的闭环管理,接警后一分钟内派警,一般案件要求民警十分钟内到达现场。”

沈青云走到一个接警员身后,看着她处理一起盗窃警情:报警人说在菜市场被偷了手机,接警员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快速记录地址、特征,然后点击派警按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最近的派出所和出警民警的信息。

“从接警到派警,用了多久?”

沈青云轻声问道。

“五十秒,省长。”

接警员转过身,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却回答得很干脆。

沈青云点点头,又问陈明远:“要是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昨天的群体事件,指挥中心怎么协调?”

“我们有应急指挥预案。”

陈明远调出一个文件夹,对沈青云说道:“遇到群体事件,接警后立刻启动三级响应,通知辖区分局、特警支队,还要联系政府部门,确保十分钟内各部门到位。昨天的民工讨薪事件,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从接警到民警到达现场,只用了八分钟。”

沈青云拿起桌上的应急预案,仔细翻看着,指尖在部门联动那页停住:“预案做得很细,但关键在落实。以后每季度要搞一次演练,不能让预案变成纸上谈兵。”

“明白,我们下个月就安排演练,到时候请省长指导。”

陈明远连忙答应连忙答应。

离开指挥中心,沈青云又去了办案区。

办案区的走廊铺着防滑地砖,墙上贴着“规范执法”的标语,每个讯问室都有监控,录音录像设备齐全。

陈明远介绍说道:“我们现在所有案件都要求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