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8章 小官巨贪(2 / 3)
来一阵嘈杂的背景音,像是有人在翻文件:“健华同志,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关于青云粮库的事,带上所有查到的材料。”
二十分钟之后,邱健华推门而入,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黑皮包,包带因为常年负重已经磨出了毛边。
他的眼眶深陷,眼底有浓重的黑眼圈,下巴上的胡茬比田野的还要密集,显然是熬了通宵。“沈书记,这是纪委连夜核查的结果。”
他把皮包往桌上一放,拉链“刺啦”一声拉开,露出里面一叠叠用回形针别好的材料,最上面是李长福的个人简历,照片上的男人穿着中山装,笑容憨厚,眼神却有些闪躲。
“说说具体情况。”
沈青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手指在材料上轻轻点了点。
邱健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审计报告:“李长福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近三年来,通过虚报损耗、以次充好、倒卖储备粮等方式,中饱私囊至少五百万。我们查了粮库的出入库记录,发现一个规律:每年秋收后和春节前,他都会调整库存数据,每次调整都会多出上千吨的损耗。”
所谓损耗,自然就是贪腐的粮食,这一点沈青云和邱健华都很清楚。
沈青云拿起一份泛黄的出入库记录本,纸页边缘已经磨损,上面的数字被人用红笔圈出了多处篡改的痕迹,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不同时间修改的。
“具体怎么操作的?”
沈青云对邱健华问道。
“他和三个粮食经销商勾结,最主要的是宏达粮贸的张广生。”
邱健华抽出一张银行流水单,上面的交易记录密密麻麻,对沈青云说道:“国家储备的一等小麦,他让人换成三等麦,每吨差价就有三百多块,这些差价全进了他的口袋。我们算了一下,光是去年冬天那批储备粮,他就赚了至少八十万。”
他顿了顿,又拿起一份《粮库损耗报告》,上面“虫灾”“霉变”等字样被反复提及:“每年虚报的虫灾损耗高达上千吨,这些粮食根本没被销毁,而是通过粮库后门偷偷运到了宏达粮贸的仓库。有个老保管员偷偷告诉我们,去年腊月二十八,他还看到李长福指挥卡车运粮,当时李长福说调运到另一个粮库,现在想来,根本就是倒卖。”
沈青云的手指在“宏达粮贸”四个字上重重一点,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这家公司的背景查了吗?”
“查了,法人代表是个叫王老五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说白了就是个傀儡。”
邱健华压低声音,对沈青云解释道:“实际控制人是粮食局副局长张涛的小舅子,叫刘鹏。我们查了刘鹏的账户,每个月都有一笔钱转到王秀莲的银行卡里,时间正好和粮库调整库存的时间吻合。”
“张涛?”
沈青云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想起上个月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上,张涛作为副局长作典型发言,穿着熨贴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大谈“廉洁自律是粮食人的生命线”,当时台下掌声雷动。
“张涛和李长福的关系怎么样?”
沈青云又问道。
“表面上是上下级,私下里来往密切。”
邱健华翻出一张照片,是去年粮库年会拍的,李长福给张涛敬酒,两人笑得满脸通红,手臂紧紧搂着对方的肩膀。
“我们还发现,李长福每个季度都会给粮食局的局长赵立冬同志送慰问品,名义上是土特产,实际里面夹着银行卡。有一次,他让老婆王秀莲送了一筐苹果,苹果下面藏着一张二十万的卡。”
邱健华说道:“这个事情,是我们审问了王秀莲之后知道的。”
沈青云猛地合上文件夹,发出沉闷的响声,吓得邱健华手一抖,手里的笔差点掉在地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