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扩军千人(2 / 3)
老百姓看到我们的诚意和行动。”
“总结起来,就是一手拿米袋子,一手拿枪杆子,再跟他们掏心窝子!”
林毅的一番话,说得几个营长茅塞顿开,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明白了支队长!您就瞧好吧!”王大壮一拍胸脯,领了命令就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很快,一场声势浩大的招兵运动,就在以东寺头村为中心的十里八乡展开了。
附近的老百姓们一开始还有些疑虑,但当八路军战士真的把一袋袋雪白的精面粉送到自己家门口时,他们都惊呆了。
这年头,粮食就是命根子,八路军说送就送,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以前只是听说八路军是穷苦人的队伍,但是只有真的接触这支队伍,才能真正感受这支队伍的伟大。
人心,一下子就热乎了起来。
紧接着,王大壮他们就把新家伙全都亮了出来。
打谷场上,一排排崭新的三八大盖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一挺挺黑黝黝的重机枪威风凛凛,尤其是那门九二式步兵炮,往那一摆,简直就像天神,看得村民们一个个都挪不动道了。
“我的乖乖,这八路军枪炮这么多呢!”
“你看那炮!真粗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眼神里从一开始的敬畏,慢慢变成了信赖和羡慕。
有了这两样做铺垫,王大壮他们再去村里做思想工作,就顺利多了。
他们也不摆干部的架子,就坐在老乡家的炕头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着掏心窝子的话。
一个老汉愁眉苦脸地说,“长官,当兵……那是要掉脑袋的呀!俺家就这一根独苗……”
王大壮说道,“老哥,你这话我懂。可你想想,现在这世道,你不当兵,安安稳稳在家里种地,鬼子来了,就能保住脑袋?就能保住你这根独苗?咱们村西头的李老四一家,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不当兵,不反抗,结果呢?”
老汉沉默了。
王大壮继续说道,“跟着我们当兵,是危险。但我们有饭吃,有新枪使,我们打的是保家卫国的仗!是给咱中国人争脸的仗!就算真有一天光荣了,那也是英雄!你这独苗,走到哪儿,乡亲们都得戳着脊梁骨夸一句‘好样的’!这不比窝窝囊囊地被鬼子欺负死,强一百倍?”
一番话,说得老汉热血沸腾,他一咬牙,一拍大腿,“干了!长官,俺让俺娃跟你走!去打鬼子!当英雄!”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村子不断上演。
效果是惊人的。
仅仅一个星期,报名参军的青壮年,就涌进了东寺头村的军营。
一开始是几十个,后来是一百多个,到最后,人数直接突破了四百!
加上原有的部队和收编的俘虏,林毅的第四军分区,总兵力在短短十天之内,就奇迹般地突破了一千人!
一千多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原先的的独立团,也就这个数!
看着打谷场上黑压压一片、生龙活活的新兵,几个营长都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现在手底下,都管着快两百多号人了,营的架子,算是真正立起来了。
林毅站在高处,检阅着自己这支初具规模的部队。
他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但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人是有了,枪也有了。
但这上千人里,新招来的兵都是昨天还拿着锄头的农民,他们连左右都分不清,更别提上阵杀敌了。
这支部队,现在只是一个虚胖的架子,离真正的精锐,还差得远。
他转过身,对着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