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赵曦是福运之人,克制许靖央?(2 / 5)
因谏言被贬,投此井明志。三十年前,迎圣会十三位学者在此拟定《万民书》,呼吁改革赋税制度。五年前,裴念在此留下遗信,预言今日之局。”她一字一顿,“你说它只是‘古迹’?它是活的历史墓碑。”
赵成业冷笑:“妖言惑众!来人,拿下!”
士兵上前,尚未靠近,忽听得四野钟声再响??这一次不再是孤鸣,而是连绵不绝,自南岭、东原、西河、北寨四方汇聚而来。更有孩童清亮的诵读声随风飘至: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们要知道真相!”
>“不要虚假的清源!”
赵成业脸色骤变。他回头望向山峦,只见各村高地处皆有火光闪动,铜镜反光交错如网,竟似一座无形烽燧正在全国点燃。
林晚舟朗声道:“你们以为封锁一口井就能堵住百年冤魂?可你们忘了,每一个读过《实录集》的孩子,都是一个活档案;每一首传唱的童谣,都是一份密报;每一块墓碑上的铭文,都在记录你们不敢承认的罪。”
她展开手中竹简,正是从石室拓下的迎圣会成员名录与死难者名单:“这些人,不是叛逆,他们是想让百姓少饿一顿饭、少冻一夜街的读书人。他们的血,不该被一句‘历史误会’轻轻抹去!”
围观村民越聚越多,有人跪地痛哭,有人默默摘帽致敬。一名白发老妪颤巍巍上前,捧出一只破旧陶罐:“这是我男人临死前藏的,他说……若有后人追问迎圣会的事,就把这个交给她。”
林晚舟接过,打开一看,竟是半页烧焦的奏折残片,上面赫然写着:“查北境军粮拨付,实为内廷监丞李德全私自截留,转售私盐商贾,致戍卒三千余人冻饿而亡。”落款日期,正是新帝登基前一年。
她心头剧震。这不是普通贪腐,这是皇室核心成员直接参与的谋杀!
她猛然抬头,望向京城方向。原来所谓“舍车保帅”,根本不是为了保全祖制尊严,而是为了掩盖更深的罪孽??那些流淌在龙椅阴影下的血,早已浸透三代帝王的手。
当天傍晚,她在书院召集所有师生,宣布成立“民间纪事堂”,公开讲授迎圣会始末,并启动《记忆录》编撰工程。学生们自发分成小组:一组负责整理青梧井出土文献;一组奔赴各地联络点,寻找其他藏档;还有一组专门收集口述史,走访幸存者家属。
第三日清晨,一封匿名密函送至她案前。信纸极薄,字迹用米汤书写,需以火烘烤方显真容。待她小心加热,一行行小字浮现眼前:
>晚舟:
>
>我是你母亲的贴身侍女翠屏。当年你母因追查迎圣会资金流向,触怒贵妃一党,被诬通敌,赐白绫。我侥幸逃脱,藏身乡野二十载。
>
>今见你举义旗,泣不成声。特奉上一事:你母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