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求皇上严惩许靖央!(1 / 6)

加入书签

    当天夜里二更天的时候,顾家来人,将衣衫不整的顾嘉从南红馆抬了回去。

    次日一早,大理寺卿顾大人便跪在了皇帝寝宫外,苦苦求见。

    因皇帝近来龙体欠安,连日罢朝,大部分政务都交给了太子和平王、宁王三人。

    只不过,还有些既定的政务,皇帝要亲自把关,因着身子虚弱,就皆在寝宫偏殿处理。

    若有紧急事务,重臣亦可前来觐见。

    内侍通传后,顾大人红着眼眶,几乎是踉跄着进了寝宫内室。

    室内药香弥漫,皇帝并未坐在书案后,而是半......

    夜色如墨,雁回坡上的风却格外清亮。林晚舟伫立崖边,手中那本《问者之路》已被风吹得页页翻飞,像一群欲飞的白鸽。她望着山下村落里点点灯火,每一盏灯后都有一户人家在读她编撰的《记忆录》,有孩童在背诵迎圣会的宣言,有老人含泪讲述三十年前那一场焚书之夜。

    她忽然觉得累了。

    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灵魂深处那种长久绷紧后的松懈。三年来,她以一介女子之身,执剑于史册之间,撬动了整个王朝的认知根基。她没有封侯拜相,也没有入主中枢,但她所掀起的风暴,早已渗入朝堂与民间的每一寸肌理。

    可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紫宸阁虽已瓦解六人,但最后一人??那位隐匿最深、代号“玄圭”的幕后主使,依旧杳无踪迹。其余落网者皆咬死不知其真实身份,只称其“每十年现身一次,口谕即律令”。更诡异的是,在所有搜出的密档中,“玄圭”从未留下笔迹,甚至连名字也未曾被直接提及,仿佛此人根本不存在于人间,只是一道影子,游走于权力最幽暗的缝隙。

    而最近一个月,各地陆续发生怪事:南方书院讲授《迎圣会始末》的教授接连暴毙,死状皆似自尽,却无遗书;北方边境传来消息,戍卒夜间常闻古井中有诵经声,走近查看,唯见井壁刻着一行小字:“知者不死,问者不灭。”;更有传言说,慈恩寺观音像的手指近日竟自行转动三圈,香客发现时,指尖空腔已空,玉佩不翼而飞。

    林晚舟凝眉沉思良久,终于明白??**对方还在看她**。

    这不是结束,是反扑的开端。

    翌日清晨,她召集纪事堂核心成员于书院密室。沈知衡亦从北境归来,风尘仆仆,眉宇间多了几分冷峻。三年前他率军护送最后一批藏档入关,途中遭遇伏击,左臂至今仍无法完全伸展。但他眼神未变,依旧如寒潭映月,清澈而坚定。

    “我查到了一点线索。”他摊开一张泛黄的地图,指尖落在江南一处名为“栖云观”的道观上,“这里曾是紫宸阁初代七人秘密集会之地。据老钟挖掘出的一份残卷记载,‘玄圭’每逢甲子年必至此地祭拜先师,并开启‘天镜台’??一个能窥见天下言论流向的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