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昭武王,可需要男宠?(5 / 6)
p;“可若他们说的全是谎言呢?”
“那就教他们辨别。”裴念淡淡道,“就像我教小镇的孩子们一样。你不需成为神,也不需铲除所有异端。你只需允许人们思考,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质疑你。这才是真正的稳固。”
李承稷颤抖着手翻开那本书,一页页看去,忽然落下泪来。
“我好怕……”他低声说,“怕自己睡一觉起来,就成了另一个李承泽。”
“那就别睡。”裴念说,“保持清醒,哪怕痛苦。因为只有清醒的人,才配称为人。”
七日后,诏令颁行天下:
废除“妖言罪”,开放民间议政;赦免所有参与“裴师祭祀”者;设立“直言榜”,凡百姓建言均可直达御前;裴念所著《启蒙六书》列为官学辅材,全国学堂必授。
与此同时,裴念悄然离开京城,重返寒潭。
石中黑金刀依旧静默,月光下泛着幽光。他伸手握住刀柄,轻轻一拔??纹丝不动。
他笑了。
这一刀,终究不能再出。
但他也不再需要它了。
数月后,边关捷报传来:雁门守军击退异族入侵,主将竟是当年青崖村幸存孩童之一,现年十八,名为陈砚。战后,他在阵前对全军朗读《识谎课》第一章,并下令释放所有俘虏,只问一句:“你们的国王,有没有告诉你们,为什么必须打仗?”
同年冬,西州饥荒,地方官员隐瞒不报。一群少年翻墙闯入府衙,举着《何为真相》质问县令:“你说粮仓充盈,可我们亲眼看见老人饿死街头,这算不算真相?”
县令震怒欲捕之,却被百姓围住。数百人齐声背诵:“若有人许诺牺牲少数换来太平,请质问??谁该牺牲?谁得太平?”
声浪如潮,县令瘫坐于堂。
又一年春,有人在长城第九烽燧发现一块新刻石碑,无名无款,只有一行字:
>**“我不拜神,因我亦能发光。”**
消息传开,各地纷纷效仿。旧祠庙改作学堂,香炉熔铸成犁铧,神像劈柴取暖。而那幅“天启碑文”画像,最终被孩童涂鸦成了骑牛读书的老翁,题曰:“我家先生。”
某夜,裴念独坐潭边,忽觉心头一震。
千里之外,某座深山古寺中,最后一块《逆十字契文》石板悄然碎裂。七盏长明灯同时熄灭。
寒潭水面泛起涟漪,映出星空倒影。其中一颗星辰微微闪烁,随即黯淡,如泪坠落。
他仰头望去,轻声道:“赵明渊,你输了。”
不是败于刀剑,不是亡于封印。
而是败于**千万普通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