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镜影迷局(2 / 3)

加入书签

p>“然,欲多收粟米,需知土地性情,明虫害规律,懂保墒抗旱。臣前日所献‘清宁香’,驱蚊避虫之效,诸位或有所闻。若用于粮仓储粮,减虫蛀鼠耗之损,存千钧之粟于太仓,岂非变相多收?此理可扩而充之,乃至辨识肥瘠,改良谷种。”

他抛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将虚无的“格物”与实在的“增粮”联系起来。

他转向李斯,语气甚至带上一丝对法度的敬畏,姿态放得极低:

“李廷尉维护法度之严明,臣钦佩万分。臣所言诸事,绝非欲更易秦律分毫!恰恰相反,正是要在《工律》框架下,做出更精良合规的器物;在《田律》规范内,探寻更高效守制的农桑之法。律为国之骨架,术为国之血肉。骨架不移,血肉方能丰盈。二者相辅相成,大秦江山方能永固,律法之威更彰!”

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守法的立场,又暗示自己的“术”能让“法”更有效地运行,几乎堵死了李斯继续发难的口实。

最后,他面向蒙毅和嬴政,语气转为恳切真诚:

“蒙毅上卿心系陛下与将士,臣感同身受。强身之道,非仅靠药饵。臣近日参详古籍,拟有一套‘导引术’,模仿熊经鸟伸,活动筋骨,调和气血。兵卒习之可强健体魄,陛下闲暇练之可舒缓疲劳。稍后臣愿亲自演示。”

喜欢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请大家收藏: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此外,臣偶得灵感,改良宫灯,制成‘明光盏’,光稳烟微,于陛下夜间批阅奏章,可保目力,减熏灼之苦,亦是为陛下圣体着想。”

---

言罢,他不待众人再问,当即请内侍配合,在略显昏暗的帐内,将清宁香与明光盏的效果一一演示。

清烟袅袅,驱散蚊虫,带来安宁;光晕稳定,照亮一方,烟气几无。

效果立竿见影,皆是众人亲眼所见。他的回答更是滴水不漏,紧扣“务实”、“守法”、“忠君”,让人难以挑剔。

嬴政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意,萧烬羽的表现,不仅展示了“奇术”,更阐明了与帝国利益相融的“正道”,深合他意。

“善!大善!国师之言,句句落到实处,深得朕心。王绾、李斯、蒙毅,尔等还有何疑问?”

王绾捋须,微微颔首,目光中的审视淡去些许:

“若真能于粮储防虫、辨识地力有益,确是利国之举。”

他给出了基于利益的有限认可。

李斯目光深邃,在萧烬羽强调“骨架不移”时,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光,沉默片刻,方淡淡道:

“国师既明言恪守秦律,臣,暂无异议。”

那一个“暂”字,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表明他的警惕并未消除。

蒙毅则直接表示出兴趣:

“导引术若真能强健士卒,助陛下缓释疲劳,善莫大焉。臣愿观其详。”

---

一直冷眼旁观的赵高,此刻才快步上前,脸上堆满谦卑热切的笑容,只是那笑容底下,是冰冷的算计和急于攫取功劳的迫切:

“陛下圣明!天佑大秦,赐此国师!此等利物惠民之策,正当速行,方显陛下恩泽!奴婢不才,愿竭尽全力,协理国师,督造此类器物,定教宫中先用,继而推广朝野,令上下皆感念陛下天恩与国师之智!”

嬴政心情大悦,袖袍一挥:

“准!赵高,此事着你协理国师,一应物料,由少府供给,不得有误!萧卿,那导引术,稍后便为朕细细演练。”

“臣,遵旨。”

萧烬羽深深躬身,礼仪完美无缺。

---

回到居所,感应着地底仪器因今日“表演”成功而增长的能量反馈,萧烬羽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沈书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