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洪武三十年:大宁风云起(3 / 5)

加入书签

微微点头:“我知晓了。夫人,你今日在王府事务上可还顺利?”朱权询问王妃事务进展,体现对王府内务的关心,也契合夫妻日常交流内容。

王妃将今日处理丫鬟工作安排、膳食准备以及库房清查的事情向朱权详述一遍。朱权听后,点头称赞:“夫人处理得当。王府虽不大,但事务繁杂,每一处细节都关乎府中上下安宁。有夫人在,我放心。”朱权对王妃工作的认可,进一步展现夫妻间的相互信任和王府内务管理的有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王妃见朱权面露疲惫,便劝他早些休息。朱权起身,与王妃一同回到卧房。夫妻二人互动自然流畅,符合王府生活节奏和礼仪规范。

次日清晨,朱权早早起身,开启新一天的忙碌。他先来到校场,观看王府护卫操练。王府护卫在武艺教习武烈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演练各种阵法和格斗技巧。朱权看着精神抖擞的护卫们,心中甚是欣慰。他对武烈说道:“武教习,护卫们的操练不可懈怠。大宁地处边境,随时可能面临突发状况,护卫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具备强大战斗力。”朱权对护卫操练的关注和要求,体现他作为藩王对王府护卫军事力量的重视,也凸显大宁边境的战略重要性。

武烈拱手行礼道:“王爷放心,属下定当严格训练,确保护卫们时刻待命。”武烈的回应尽显对王爷命令的服从和对职责的坚守。

离开校场后,朱权来到王府书房,与王府长史周怀瑾商讨里甲制度整顿进展。周怀瑾将近日收集的各里甲赋役记录和调查证据呈交给朱权,说道:“王爷,经过这几日查访,确实发现有部分里长、甲首与大户勾结,在赋役征派上存在严重不公。这是详细调查资料,请王爷过目。按照洪武定制,以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每甲设甲首1人,十年一轮换服役。可如今这些违规者全然不顾制度,随意篡改服役顺序,让本不该服役的大户逃避责任,却把沉重赋役强加给普通百姓。”周怀瑾作为王府长史,协助王爷处理政务,呈上调查资料是其职责所在,资料内容也如实反映当时里甲制度存在的问题。

朱权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他说道:“这些人竟敢无视朝廷律法,肆意盘剥百姓,实在可恶。我等必须尽快整顿里甲制度,还百姓一个公道。周长史,你觉得该从何处着手?”朱权对里甲制度问题的反应和处理态度,体现他作为藩王对封地上民生事务的关注和对朝廷律法的维护。

周怀瑾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属下认为应先将这些违规的里长、甲首撤职查办,以儆效尤。然后重新选拔公正廉洁、有责任心的人担任里长、甲首。同时,完善赋役征派监督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周怀瑾的建议合理且具可操作性,契合当时整顿里甲制度的常规思路。

朱权微微颔首:“你所言有理。此事就由你负责,务必尽快落实。记住,选拔里长、甲首时,要广泛听取百姓意见,选出真正能为百姓办事的人。”朱权对周怀瑾的指示,既凸显对整顿工作的重视,又强调选拔人才的公正原则,符合藩王处理地方事务的职责和理念。

商议完里甲制度整顿事宜,朱权又接到王府总管常晏的禀报,说是朝廷派来的户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李大人已抵达大宁,正在王府外等候接见。朱权赶忙起身,前往大厅迎接。依照王府接待朝廷官员的礼仪规范,朱权的迎接流程和态度,处处彰显对朝廷的敬重。

在大厅中,朱权见到朝廷税政专员李大人。李大人拱手行礼道:“宁王殿下,下官奉朝廷之命,前来与殿下商讨大宁税收政策调整之事。”李大人的行礼和言语,符合朝廷官员与藩王之间的礼仪和对话方式。

朱权微笑还礼,态度恭谦地说道:“李大人一路劳顿,实是辛苦。大宁近来的情形,也颇为棘手。宝钞贬值一事,百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