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灵珠征途:从猜忌到携手的冒险(2 / 8)

加入书签

知这些权臣的自私自利,若任由他们把控朝堂,必将祸国殃民。

于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巧妙地用各种理由推脱,既不与权臣彻底翻脸,又坚决不参与他们的阴谋。可那权臣哪肯善罢甘休,在朝堂上,每当萧御渊提出合理的建议,权臣便联合其他党羽故意质疑,言辞尖锐,试图让他下不来台;在一些关乎民生的事务上,权臣暗中使绊子,设置诸多障碍,导致项目推进困难重重。

为了应对朝堂上的困境,萧御渊私下四处奔走。一日,他听闻城外有位精通水利的老工匠,在地方治水颇有成效。于是,萧御渊微服出巡,找到了这位老工匠。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老工匠拿出自己绘制的水利草图,向萧御渊详细讲解着改良水利的独特见解。他指出,现有水利方案未充分考虑水流的季节性变化,可在河道关键位置设置活动水闸,旱季蓄水,雨季排水。

萧御渊听得入神,深受启发,将这些见解融入自己的朝堂辩论中。朝堂之上,面对权臣的质疑,萧御渊条理清晰地阐述:“昔时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依地势水情,巧设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使成都平原旱涝保收。今时今日,吾等兴修水利,亦应借鉴古法,结合实际。如在河道要处设活动水闸,顺应四季水势变化,如此方能事半功倍,惠及百姓。”一席话说得有理有据,权臣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凭借着从民间汲取的智慧,萧御渊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刁难,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坚守住了自己的本心。

此刻,他微微侧身,刻意挡在沈书瑶身前,眼神中闪过一丝戒备,说道:“他此刻,想必仍在朝堂与那班老谋深算之臣周旋不已。不过,寻灵珠这事儿,我定不会输给他。想当年,我提议兴修水利,他却以劳民伤财为由阻拦,要不是父皇圣明,那计划可就泡汤了,哼,这次可不能听他的。而且,哼,他虽为皇叔,可年龄与我相仿,还妄图夺我所爱,哪能真把他当长辈!”

正说着,一只信鸽扑闪着矫健翅膀从天际飞来,稳稳落在萧烬羽肩头。萧烬羽熟练取下信鸽腿上的纸条,迅速展开一看,原本带着笑意的脸庞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怎么了?”沈书瑶见状,焦急地问道,心中涌起一股不祥预感。

“是我眼线传来的消息,说在城南一处古墓附近,出现极为怪异的现象。古墓周围时常毫无预兆地发出诡异光芒,还有一些行踪诡秘的神秘人在附近出没,极有可能与守护灵珠有关。”萧烬羽眉头紧锁,语气中透着紧张与凝重。

沈书瑶眼眸骤亮,急切道:“事急若燃眉之急,刻下断不容缓,吾等即刻整装备马,星夜兼程前往!”

两人正准备出发,却见秦王萧御渊神色匆匆赶来。他看到沈书瑶和萧烬羽站在一起,脚步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但很快便恢复神色,拱手说道:“依古之兵法,此时当以谨慎为要,我刚得知城南古墓有异常,想必你们也知晓了。我看,我们一同前往为好。”

沈书瑶心里“咯噔”一下,担心两人会再起冲突,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她深知这两人积怨已久,一个是洒脱不羁、人脉广泛的晋王,一个是沉稳内敛、周旋朝堂的秦王,平日里就互不相让,真要同行,难免会出乱子。可如今事态紧急,也容不得她多想,只能硬着头皮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斗嘴。赶紧出发吧!”

此时,天空中的日光渐渐被乌云遮蔽,天色渐趋阴沉,乌云开始聚集。三人带着一队精锐精兵,快马加鞭朝着城南古墓疾驰而去。临近古墓,他们放缓速度,仔细观察周边环境。只见古墓入口处的巨石上,刻着一些奇异符号,似鸟非鸟,似兽非兽,隐隐散发着一股神秘气息。不远处的草丛中,有几处明显的踩踏痕迹,像是刚刚经历过激烈打斗。在一旁的树干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线条和图案,歪歪扭扭,像是某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