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北疆危局:大宁保卫战与权力漩涡(4 / 5)
晓。府中之人,我逐个面谈,稍有风吹草动,咱们便能及时应对。”
此后,徐氏不仅在暗中筹备军备事宜,还频繁与朱棣的幕僚们交流。一天,她将几位核心幕僚召集到一间密室。幕僚们神色各异,有的焦虑,有的谨慎。徐氏微笑着看向众人,轻声说道:“诸位先生,王爷心怀大志,咱们如今虽处艰难之时,但只要齐心协力,必能成就大业。”
一位幕僚忧心忡忡地说:“王妃,如今朝廷对王爷多有猜忌,咱们行事处处受限,这可如何是好?”
徐氏目光坚定,缓缓说道:“越是艰难,咱们越要团结。王爷在外征战,府中事务就靠诸位与我共同支撑。日后若有分歧,咱们在这密室中畅所欲言,但出了这门,必须保持一致。”她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幕僚们原本有些涣散的精神为之一振。此后,幕僚们更加紧密地围绕在朱棣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郭英率领精锐骑兵抵达大宁后,朱权亲自出城迎接。在王府中,两人进行了一番密谈。郭英表示,自己此次前来,是为了协助宁王平定叛乱,一切以大局为重,希望朱权不要有顾虑。朱权心中虽对朝廷的安排有所不满,但也明白此时不是计较的时候,他表示愿意全力配合郭英作战。
一日,朱权与郭英、张玉等人议事完毕,忍不住感慨道:“此次承蒙燕王与郭将军相助,大宁得以保全。但经此一役,朝廷对我藩王怕是更加戒备,往后行事,更是艰难。”郭英与张玉对视一眼,皆从朱权的话语中听出了无奈与忧虑。张玉安慰道:“王爷不必过于忧心,咱们一心为朝廷效力,想必陛下会看在眼里。”朱权苦笑着摇头:“话虽如此,但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岂是咱们能轻易预料的。”郭英微微叹气,接着说:“王爷所言不假,我此次前来支援,朝中也有不少人质疑,担心我与藩王过从甚密。但为了北疆安宁,我也只能尽力而为,只望王爷能理解。”朱权听后,心中对郭英多了几分理解与共鸣。
就在朱权和沈书瑶交谈之际,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兴奋地禀报道:“王爷,燕王的援兵到了!”
朱权大喜过望,他立刻起身,说道:“快,随本王前去迎接!”
朱权和沈书瑶来到城门口,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正朝着大宁赶来。为首的正是燕王朱棣的心腹将领张玉,他见到朱权,立刻下马行礼:“末将张玉,奉燕王之命,前来支援大宁!”
朱权连忙将张玉扶起,感激地说道:“张将军,多谢燕王仗义相助!有燕军相助,大宁有望了!”
张玉微微一笑,说道:“王爷客气了,燕、宁二王本是兄弟,如今大宁有难,燕王岂会坐视不理。”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了朝廷的旨意。朱权连忙跪地接旨,只听信使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王朱棣、宁王朱权、武定侯郭英,着尔等协同作战,务必平定朵颜三卫之乱,保我北疆安宁。钦此!”
朱权和张玉接旨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有了朝廷的旨意,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作战。
朱权、郭英和张玉立刻开始商讨作战计划,他们根据朵颜三卫的兵力部署和行军路线,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方案。决定由燕军正面迎敌,吸引敌军主力,凭借步骑协同作战稳住阵线;宁军绕到敌军侧翼骚扰,打乱敌军阵脚,利用地形优势灵活出击;郭英则率领精锐骑兵直捣敌军后方,先侦查敌军虚实,再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军薄弱之处,在关键时刻动用火器,制造混乱,并与正面战场紧密配合。
一切准备就绪后,朱权、郭英和张玉率领大军出城迎敌。战场上,军旗飘扬,喊杀声震天。燕军、宁军和郭英所率骑兵士气高昂,与朵颜三卫的军队展开了激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