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瞌睡虫,挖墙脚(1 / 6)

加入书签

    戌己科秀才,仵工铺掌柜,井下街最大良心企业家,猫仙堂大掌教,救生安产元君,人们口中的保生娘娘徐青,正站在无咎坡上念诵度人经文,超度亡魂。

    等超度经文念完,徐青开始念诵悼词。

    眼前衙役为人间公理而死,与那些庸碌之人不同,死后需致以悼词,以示缅怀和追念。

    徐青好歹是个秀才,虽然做不得大好文章,但给一名有操守的衙差做个简单悼文,还是手拿把掐的事。

    “余尝闻忠义之士,皆身居正气,视死如归.今追念临江县捕快李公,秉性忠直,虽无厚禄,却依旧挺身而出,慷然赴义.

    李公虽出身贫弱,然忠烈之节犹震人心,当书碑铭以昭后世。”

    徐青取刀镌刻,碑脸一侧上书:一柄铁尺镇宵小,一腔热血尽职司。

    右侧附刻赞颂挽联,上联:生则有勇,镇一方太平于危时。

    下联:死则成仁,垂千秋典范在乡闾。

    “徐掌柜有心了。”

    赵中河和一行衙差难免触景生情,像他们这些做衙役的,干的再好也是贱役,是下九流行当。

    便是哪日死了,也和路边的野草折去一根没有区别,断不会有人在意。

    可要是死的时候能走的这么风光,这么隆重,这么被人尊重,就是真个死了,也甘心!

    无咎坡上,秋风萧瑟。

    唯独人味,不曾消散。

    是日傍晚,仵工铺里。

    将袁虎押解归案的赵中河终于有空过来一趟。

    “徐掌柜,今日你为我兄弟操办的后事我很满意,这是丧事礼金,不算多,权当是兄弟们的心意。”

    徐青掂量着红布包裹的银锭,足有十两。

    要知道衙门捕头的‘工食银’,一个月也才五六两,这十两银子可是相当于赵中河两个月的薪俸。

    “一口薄皮棺材不过一千文,赵捕头何须如此破费?”

    “某过的是刀尖舔血的日子,说不得哪日就得劳烦徐掌柜。”赵中河仿佛在说些无足轻重的事,他轻笑道:“这些钱或有剩余,就当是定金,倘若哪日有兄弟不慎失足,还请徐掌柜能帮忙操持一下后事,赵某感激不尽!”

    说话间,赵中河复又取出一纸红封。

    徐青挑眉道:“这又是为何?”

    赵中河倚靠在柜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