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9章 立春(1 / 6)

加入书签

大寒清晨,院里的水缸冻了层厚冰,槐花拿小石子砸着玩,冰裂的声音脆生生的。

许大茂举着手机跟拍:“家人们看这冰!

能当镜子照,比智能梳妆镜清楚!”

“别砸了,”

三大爷裹着棉袄从屋里出来,手里拎着个热水袋,“缸冻裂了开春还得修,省点事吧。”

他往花池边走,稻草堆上的雪结了冰壳,“许大茂,你那智能温控器咋显示1c?昨晚不是调2c了吗?”

许大茂赶紧掏手机:“可能传感器冻着了,我远程调调……哎,好了,2c了。

老纪你放心,冻坏了算我的,赔你十盆新的。”

“你赔得起?”

三大爷撇嘴,“我这是荷兰进口的品种,一盆顶你三个智能花盆。”

二大爷提着鸟笼出来,笼套上结着霜花:“老纪你就吹吧,再金贵能有我这画眉值钱?去年有人出五千我都没卖。”

“五千?”

傻柱端着锅从厨房出来,白汽裹着肉香,“您那鸟能下蛋不?能下蛋我五千买,炖个鸟蛋汤给张奶奶补补。”

“你敢!”

二大爷瞪眼,“我这鸟是艺术家,懂不懂?”

张奶奶拄着拐杖过来,手里捏着块姜:“傻柱,给我切点姜丝,泡点姜茶驱寒。”

她瞅着冰缸笑,“小时候我总在缸上滑冰,你爷爷追着打我,说摔着了没人给搓背。”

“张奶奶您也淘气啊?”

槐花蹲在旁边,冰碴子溅了满裤腿。

“谁还没年轻过?”

张奶奶拍了拍她的头,“那时候哪有暖气?就靠个火盆过冬,夜里睡觉怀里揣个红薯,照样热乎。”

李爷爷推着轮椅过来,腿上盖着两床毛毯:“我昨儿听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雪,比今儿还大。”

“那正好,”

傻柱把锅往石桌上放,“我多蒸两锅馒头,雪天路滑,街坊们来拿点,省得挨饿。”

周阳扛着捆柴进来,柴上的雪簌簌往下掉:“灶膛我给您烧旺了,张奶奶的姜茶用柴火烧,比煤气灶熬的香。”

许大茂的直播间有人刷:“想听张奶奶讲过去的事。”

他赶紧把镜头对向张奶奶:“张奶奶,给家人们讲讲您年轻时咋过冬?”

张奶奶笑:“哪有啥讲头?就缝缝补补,拾拾捡捡,一家人挤在炕上,冻不着饿不着就知足了。

哪像现在,有暖气有电热毯,傻柱还天天做肉吃。”

“那时候过年能吃上肉不?”

槐花仰着头问。

“哪能顿顿吃?”

张奶奶叹气,“就除夕包点肉饺子,还得掺点萝卜,不然不够吃。

现在倒好,傻柱三天两头炖肉,我这老牙都快吃不动了。”

“那我给您炖烂点!”

傻柱接话,“今天这红烧肉,我炖了俩小时,筷子一戳就烂。”

三大爷蹲在花池边,给传感器除冰:“许大茂,你那智能暖风机开高点,我听着声音有点小。”

“开太高费电!”

许大茂调着手机,“一度电五毛八,开一天得两块多,够买三斤白菜了。”

“你咋比我还抠?”

三大爷瞪眼,“花冻坏了损失更大,账都不会算。”

“我这叫精打细算,”

许大茂对着镜头说,“家人们学着点,过日子就得算细账,该省省该花花。”

二大爷逗他:“那你别直播了,省点流量费。”

“流量费能挣钱啊!”

许大茂得意,“昨天直播卖出去十个智能花盆,赚的够交半月电费了。”

中午雪真下了起来,院里的人聚在活动中心烤火。

傻柱的红烧肉端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