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人性的光辉【三更,今日已破万,求月票啊啊啊啊啊啊啊!】(1 / 5)

加入书签

    这里的空气稀薄得像一层薄纱,一个普通人在这里,每走一步都会像在拉扯沉重的铅块,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裸露的皮肤很快就会失去知觉,脚下的碎石松动易滑,稍不留意就可能坠入深不见底的冰缝。

    更可怕的是,缺氧带来的头痛像钻子般往太阳穴里扎,视线会突然模糊,连辨别方向都变得困难,仿佛随时会被这片高寒的死寂吞噬。

    这里是贡嘎山,这里是生命的禁区,这里永远不是给人征服的。

    它也永远不会被人类这种渺小的东西所征服。

    李悠南赶紧到丁锐的旁边,用手轻轻探了探他的鼻息。

    万幸的是,还有呼吸。

    用血氧测试仪检查了他的血氧情况,片刻后,仪器上显示的数字让李悠南的心头顿时一沉——他的血氧值竟然已经来到了 40%。

    这个数字几乎已经危在旦夕。

    在非高海拔地区,普通人的血氧一般是在 95%~100%之间,这是一个健康的血氧值。

    而在低海拔地区,血氧突然低于 95%就已经会有一些轻微的高原反应状态了。

    但并不是说,血氧值低于 95%一定会带来缺氧反应。

    人体有强大的调节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血氧虽然上不去,但身体会通过调节血压、心率等代偿方式,逐渐减少缺氧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从低海拔地区突然到高原上会产生高原反应,但适应一段时间后反应会逐渐消退。

    这种调节能力的身体机理,使得攀登高原山峰时,稳妥的方式是逐步上升海拔,让身体机能一点一点适应降低的血氧。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人,很多测出来的血氧值只有 80%多,如果放在平原地带,这样的血氧值已经是极度严重的缺氧了。

    而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这种极端高峰时,70%多的血氧值也是正常的。

    但人体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上限的,不可能无限降低。

    无论如何适应缺氧的环境,40%多的血氧值都已经是濒死边缘。

    李悠南二话不说,将丁锐翻身过来让他仰面躺着,给他带上呼吸装置。

    此时没有其他方法,只有让他吸氧这一个途径来拯救生命。

    李悠南眯着眼睛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此时尚有阳光,时间也不算很晚。看了看手表,这会儿也不过才午后 2点钟。

    李悠南此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