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熊亮来访(2 / 4)

加入书签

李仲庸、孙景曜、蓝延煜等核心将领分列左右,人人面色严肃,目光锐利,如同审视猎物般盯着门口。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

只见楚烈国二公子熊亮,身着锦袍,未着甲胄,仅带了两名文士打扮的随从,步履从容地走入大堂。

与靖乱军将领们的肃杀之气相比,他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略带歉意的微笑。

“武帅!诸葛先生!诸位将军!熊亮不请自来,冒昧打扰,还望海涵!”

熊亮拱手为礼,姿态放得颇低,声音清朗,打破了堂内的沉寂。

武阳面色平静,抬手示意、。

“二公子远来是客,请坐。不知公子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熊亮依言在下首客位坐下,目光扫过在场众将,尤其在面色不善的李仲庸等人脸上停留一瞬,随即叹了口气,脸上露出真诚的愧色,开始了他的表演。

“武帅,诸位将军,今日熊亮此来,首要一事,便是代表我楚烈国,为我两军此前在城关镇产生的一些……误会,向武帅及靖乱军的诸位兄弟,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他站起身,对着武阳及众将方向,深深一揖。

这一举动,让李仲庸等人都愣了一下,没想到他如此直接地提起这桩旧怨。

熊亮直起身,脸上带着无奈与愤懑,语速不急不缓,却极具感染力。

“不瞒武帅,当日之事,我熊亮与大元帅纪元嵩,亦是痛心疾首!我二人始终认为,靖乱军乃讨伐魏阳的义师,与我楚烈志同道合,理当互为唇齿,共抗强敌!然而……唉!”

他重重一叹,

“国内亦有不谐之音。我那位三弟熊炎,为一己之私利,罔顾大局,与武帅你结怨至深,在父王面前屡进谗言,更在军中安插亲信,掣肘大元帅的决策!当日城关镇按兵不动,乃至后续一些不愉快,实非我与纪元帅本意,皆是受那熊炎一派势力逼迫,力有未逮,以致酿成误会,令友军寒心!每每思之,熊亮皆感愧悔难当!”

他巧妙地将所有责任推给了政敌三公子熊炎,将自己和纪元嵩塑造成了顾全大局却受制于人的“友好派”,言辞恳切,表情到位,若非深知楚烈内部倾轧残酷,几乎要让人信以为真。

话锋一转,熊亮神色变得无比严肃,开始分析当前利害。

“武帅,诸位将军,过去的误会,熊亮恳请暂且放下。因为眼下,你我双方,乃至天下所有不愿屈从魏阳暴政之士,都已面临生死存亡之关头!东方霸之名,想必诸位比熊亮更清楚!三十万魏阳最精锐的战卒,加上算无遗策的方知远为军师,其兵锋之盛,绝非昔日蒙骜可比!据我方可靠情报,魏阳此次动员的总兵力,已逾五十万!”

“五十万”

这个数字,他刻意加重了语气,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连最初叫嚣最凶的李仲庸,脸色也微微发白。

“五十万大军,携泰山压顶之势而来!”

熊亮的声音提高,带着一种紧迫感,

“其目标,绝不仅仅是庆州,更是要一举荡平所有敢于反抗的力量!武帅,纪元嵩大元帅派我前来,正是深知‘唇亡齿寒’之理!若我等此时再不摒弃前嫌,精诚团结,仍各自为战,甚至相互猜忌,则必被魏阳以绝对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届时,天下虽大,恐再无楚烈与靖乱立锥之地!此非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熊亮目光灼灼地看向武阳,提出了最终条件。

“因此,熊亮此行,代表楚烈国与大元帅纪元嵩,郑重向武帅提出,愿与靖乱军再次会师,共伐魏阳!我军主力已做好准备,可即刻开拔,与贵军会师于太湖一线,依托太湖水域及周边地利,构建坚固防线,与魏阳决一死战!纪元帅亦期盼能与武帅亲自会面,共商破敌大计!”

此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