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商讨(2 / 4)
场迥异!”
他指尖划过舆图,点在南方一片广袤疆域:“楚烈国,兵强马壮,雄踞楚地,为当世霸主之一!其国主却极为尊奉‘礼法’二字!其国内制度,多仿古礼,以‘尊王攘夷’自诩!对乾元皇朝,表面功夫做得极足,年年朝贡,礼仪周全,视为‘正统’所在!此次寿诞,楚烈国必遣重臣,备厚礼,做足臣子姿态!然,此等‘尊崇’,是真心臣服,还是以礼法为衣,行韬光养晦、窥伺神器之实?难说!但至少在明面上,楚烈国是乾元皇朝最坚定的‘支持者’!”
指尖又移向另外一边:“而晋苍国与魏阳国,同为霸主,却早已显露不臣之心!晋苍国主,性情乖戾,唯力是尊!视乾元皇朝为冢中枯骨,屡有僭越之举,边境摩擦不断!魏阳国主,雄踞东方,悍勇无匹,对乾元皇朝轻视之意溢于言表,其使臣在帝都亦常有不敬之举!此二国,对此次寿诞,不过是碍于旧例和天下悠悠之口,勉强应付而已!其内心,巴不得乾元皇朝早日崩塌,好分而食之!”
诸葛长明猛地转身,烛光在他眼中跳跃,闪烁着智慧与忧虑的火光:
“将军!龙皇城此刻,便是天下最大的火药桶!各方势力云集,表面歌舞升平,暗地刀光剑影!楚烈国的‘礼’,晋苍国的‘力’,魏阳国的‘野’,还有乾元朝堂内部错综复杂的派系倾轧、争权夺利!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引爆惊天巨变!将军此去,身份何其敏感?手握重兵之藩镇将领,被刘蜀‘逆党’陈先童‘举荐’的特使!此身份,在楚烈国眼中,是‘藩镇不靖’的罪证!在晋苍、魏阳眼中,或可拉拢,亦可视为挑衅乾元权威的棋子!而在乾元朝堂那些猜忌心极重的权贵眼中……”他声音陡然压低,带着刺骨的寒意,“将军就是一头闯入瓷器店的猛虎!一个绝佳的替罪羊!一个可以借机敲打、甚至除掉,以震慑其他藩镇的‘儆猴之鸡’!陈先童老贼只需在背后稍加挑拨,散布将军‘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对皇朝不敬’的流言,将军……恐有性命之忧!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他最后几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武阳心头。书房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先生所言,字字珠玑,切中要害。”武阳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龙潭虎穴,步步杀机!武阳岂能不知?然……”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诸葛长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王诏在此!白纸黑字,明黄锦缎,玺印煌煌!我武阳,乃刘蜀大王亲封的‘靖乱上将军’!靖乱靖乱,靖的是何乱?乃大潘、谢必安之流公然反叛之乱!如今,至少在明面上,谢勇授首,其部或降或散,安广郡已定!陈先童虽为巨奸,然其位仍是大将军,代表朝廷!大王虽困于深宫,然其诏书,名义上仍是王命!”
武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悲愤与无奈交织的沉重:
“先生!此刻,我若公然抗旨,拒不行事,陈先童会如何?天下人会如何?他定会立刻昭告天下,斥我武阳拥兵自重,目无君上,坐实‘逆贼’之名!他会以此为由,号令刘蜀各郡兵马,甚至……向乾元皇朝哭诉,引那‘天兵’来伐!到那时,我靖乱军‘靖乱’之大义何在?民心何附?将士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局面,顷刻间便会崩塌!我等所做一切,皆成泡影!先生,此诏,名为贺寿,实为裹挟着王命毒药的绞索!我若抗之,便是亲手将这绞索套在自己和靖乱军将士的脖子上!让陈先童得以名正言顺地……将我等碾为齑粉!”
武阳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铁链,道出了在强权与名义下挣扎的残酷现实。诸葛长明静静地听着,脸上那忧国忧民的凝重渐渐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世情后的沉静,甚至……一丝智珠在握的锋芒。
书房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墙壁上,如同沉默对峙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