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严林取巴镇(2 / 3)
的欢呼!士兵们激动地挥舞着兵器,将领们击掌相庆,劫后余生的百姓也涌上街头,喜极而泣!
武阳猛地转身,用力握住诸葛长明的手臂,眼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激:“先生!先生真是算无遗策!巴镇一得,潘峰后路根基已断!此战首功,非先生莫属!”
诸葛长明感受着武阳手掌传来的力量和全城的欢呼,望着远处暮霭沉沉中巴镇的方向,心中亦是激荡难平。羽扇轻摇,嘴角终于露出一丝释然而欣慰的笑意。
画面一转——
巴镇的城楼之上,那面猩红的“潘”字旗已被彻底焚毁,取而代之的,是一面虽染征尘却依旧猎猎招展的玄黑“武”字大纛。残阳如血,将这座刚刚经历易主的重镇涂抹上一层悲壮的金辉。城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混杂着血腥、焦糊与劫后余生的复杂气息。士兵们正忙碌地清理着街道上的断壁残垣和凝固的血块,搬运着潘军丢弃的辎重,修补着破损的城门和城墙。偶尔还能听到零星抵抗被扑灭的喊杀声,但大局已定。
巴镇大堂,气氛比郑南时更多了几分沉稳与掌控感。巨大的羊皮地图铺展在中央,巴镇、郑南、天狼山、古涪郡、西州、中汉郡……如同一盘关系着无数人生死的巨大棋局。
武阳端坐主位,虽面色依旧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的锐气与掌控力已更胜往昔。诸葛长明立于其侧,羽扇轻摇,气度从容,眉宇间那份智珠在握的沉静,已彻底成为帐内的定海神针。严林、孙景曜等将领分列左右,甲胄虽未卸,神情却已从大战的紧绷中舒缓下来,望向诸葛长明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信服。
“军师!” 武阳声音洪亮,带着胜利后的振奋与对未来的急切,“巴镇已下,潘峰仓皇北顾,其老巢西州此刻必定人心惶惶,守备空虚!我军携大胜之威,士气正盛!是否应即刻传令天狼山卫钟将军,尽起大军前来汇合?我等合兵一处,以雷霆之势,直捣西州!一举拔除潘峰所有的后路,收回西州,毕其功于一役?”
武阳的话语充满了武将的豪迈与直取要害的锐气,帐内不少将领闻言,眼中也燃起炽热的战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靖乱军旗帜飘扬在西州城头的景象。
然而,诸葛长明却缓缓摇了摇头。那羽扇摇动的节奏依旧平稳,目光却深邃地越过眼前的地图,仿佛投向了更加遥远而复杂的北方迷雾。
“主公,诸位将军。” 诸葛长明的声音清朗而平静,如同一泓深潭,瞬间浇熄了帐内刚刚升腾起的躁动,“西州,潘峰肯定留有大将和重兵把守,其不久也在西州修建了宫殿,现在的西州城高池深,纵使其主力北调,亦非旦夕可下之土。且我军连番征战,将士疲惫,郑南、巴镇新复,民心未附,根基未稳。此刻若倾力强攻西州,实乃孤注一掷,风险极大。”
诸葛长明羽扇轻点地图上古涪郡的位置,语气陡然转为凝重:“主公莫忘了,古涪郡!此乃我军北撤之退路,更是未来抵御玄秦南下的前沿重地!赵甲、赵玄清二位将军虽已去取,然古涪乃潘峰之重视之处,其境内恐有潘峰死忠余孽,或玄秦细作潜伏,伺机作乱!更兼北境玄秦虎视眈眈,樊天十八万铁骑随时可能突破潘峰仓促组织的防线,兵锋南指!古涪郡若失,或被搅乱,则我军将腹背受敌,退路断绝!此乃心腹之患,远甚于眼前看似唾手可得的西州!”
诸葛长明的话,如同冰冷的雨点,瞬间让武阳和众将从胜利的狂热中清醒过来。武阳看着地图上古涪郡,再想想北方那如同乌云压顶般的“玄秦”二字,额角不由得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方才一心只想乘胜追击,收回西州,彻底洗刷潘峰带来的耻辱和仇恨,却险些忽略了这悬于头顶的致命之剑!古涪若乱,或被玄秦趁虚而入,靖乱军好不容易打下的根基,将瞬间化为泡影!
“先生……真乃金玉良言!” 武阳深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