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谁是第一?(1 / 2)

加入书签

聚灵殿的晨光刚漫过门槛,鉴灵玉尺突然剧烈震颤起来。尺身的云纹如活物般游走,将昨夜杨辰刻下的“众美共生”四字映得透亮,殿外排队的炼器师们纷纷抬头,只见玉尺悬浮在半空,刻度从一到百依次亮起,最终停在顶端,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这是百年未有的异象,分明是在催促评定“第一”。

“玉尺显灵了!”周老拄着铁杖快步上前,掌心抚过尺身,“看来是要给这几日的器物分个高下。按规矩,满分者本就是第一,可……”他看向殿内众人,目光在杨辰的镇灵盏、墨尘的融火符、凌霜的听风铃之间打转,“如今灵脉核心已化入众器,每件器物都添了三分灵韵,倒不好直接定夺了。”

墨尘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少见的认真:“我觉得该评镇灵盏第一。满分的刻度摆在那里,况且杨辰愿将灵脉核心分与众人,这份心,比器物本身更难得。”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没错!器物的灵韵里藏着炼器人的心意,镇灵盏能容下灵脉核心,又能分润众器,这份包容,当得起第一!”

凌霜却轻轻摇了摇手中的听风铃,铜铃发出细碎的响声:“我倒觉得该看器物与天地的呼应。方才我的风铃在殿外引来了晨露,落在铃身上竟凝成了水纹符,这是天地认主的迹象,未必输于满分的刻度。”

她话音刚落,殿外突然飘起细雨,雨滴落在听风铃上,竟顺着风纹汇成细小的溪流,在铃身绕了三圈才落下,滴在地面的瞬间,长出了丛青翠的苔藓——那是只有灵韵与天地完全契合时,才会出现的“生息纹”。

“这……”周老抚着胡须,眼神犹豫起来,“生息纹已有三百年没出现过了,凌霜这风铃,竟有如此造化?”

人群顿时分成两派,一派力挺镇灵盏的满分刻度与包容之心,一派惊叹听风铃的天地生息,吵得不可开交。沈清辞抱着药篓站在殿角,忽然指着杨辰腰间的玉佩:“不如让器物自己选?”

众人一愣,只见她取出三枚银针,分别扎在镇灵盏、融火符、听风铃上,指尖凝起灵力轻轻一点:“器物有灵,若愿认主,便让灵韵顺着银针流到主人身上。谁的灵韵最盛,谁便是第一。”

这法子新奇,连玉尺都微微倾斜,像是在赞同。杨辰、墨尘、凌霜三人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银针刚与器物接触,镇灵盏的莲纹便骤然舒展,淡青色的灵韵顺着银针蜿蜒而上,如溪流般淌过杨辰的手腕,在他掌心凝成朵半开的莲——那是玄武盾的灵韵与镇灵盏相融的迹象,带着温润的包容感。

墨尘的融火符也不甘示弱,赤红的灵韵如火焰般窜上银针,在他指尖炸开朵小小的冰火莲,火纹里藏着的水纹愈发清晰:“看来它也认我这个主人。”墨尘低头看着符面,嘴角勾起抹浅淡的笑意。

最惊人的是凌霜的听风铃,铜铃轻轻晃动,引来殿外的细雨,灵韵竟化作只透明的风蝶,扑扇着翅膀落在凌霜肩头,翅膀上的纹路与殿外的雨丝完全重合,连周老都忍不住低呼:“风雨相随!这已是‘通灵’的境界了!”

三方灵韵各有千秋,银针上的光芒难分高下。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阵孩童的哭闹声,一个扎着总角的小娃娃被母亲拽着,手里的陶碗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那是他用压岁钱请匠人做的“小土碗”,本想拿来参评,却被母亲笑太寒酸,一路哭到了聚灵殿外。

“哭什么!这种粗陶碗也配进殿?”妇人满脸不耐烦,伸手就要打孩子。

“别碰他。”杨辰突然走出殿门,捡起地上的碎陶片。陶土粗糙,连最基础的釉彩都没有,却在碎口处沾着点湿润的泥——那是孩子偷偷从自家菜园挖的灵土,混在陶土里烧的。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镇灵盏的莲纹突然射出道青光,落在碎陶片上,那些碎片竟自动拼合起来,碗底浮现出颗小小的谷粒印记——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