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第一二七三章 王副厂长(3 / 6)

加入书签

纬线紧实,并又一次分明的撑起了经线……

    “我们厂原本使用的,是有梭织机,领导们应该也都知道这种有梭织机的劣势。在上世纪……”

    王言站在一边,给众人讲起了无梭织机的历史以及各种的探索研究,最后总结道,“目前我们的这一台,就是喷水织机,不过因为条件有限,结构并不完美,材料上也不够好,但是领导们也都看到了它的优势。

    不过它有一个重要的劣势,那就是对于水源的严重污染,影响我们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一点,领导们要清楚。如果我们厂要全部使用这种喷水织机,那么我们要有两笔大的开支。一是厂房的改建,二是污水处理,这一块的支出,按照咱们厂里的条件来说,能做到厂房改建已经是捉襟见肘,污水处理想要做好,怕是难上加难。

    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我之前了解过,哪怕我们面前的这个机器是简陋的,但是在我们国内来说,这份技术也是领先的。目前我们主要采购的,是外国的织机,一样也是喷水织机。我们的织机可能综合实力不如,但是在国内肯定不愁卖的,毕竟没多少厂子用的起全外国设备。

    而且以后我们的设备也能进行升级完善,肯定会越来越好,甚至我们可以外销!”

    “哎呦,你们听听,大学生口气就是大啊,是不是真有你小子说的那么厉害?”老厂长有些不敢相信。

    其他人跟着一起表示疑问。

    县城太落后了,消息也相对闭塞,别说跟上国际,跟国内的行业都不都没办法对齐信息。领导们或许有技术出身的,但办公室坐久了,脱离了不断的学习进步,敏感性持续走低,他们不清楚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言也没多解释,摆手招过了手下的工人,从其手中拿过了两张纸。

    “这一张,是现在这台织机的参数。这一张,是条件相对足够的情况下,以目前我个人的力量,能达到的预想的数据参数。”

    将两张纸拍到老厂长的手中,王言说道,“厂长啊,你这几天就打听打听,最好是能找一些懂的人过来咱们这边考察一下。到时候咱们也好跟县里请求拨款,开始生产这种机器。

    另外我有一点要说,咱们厂说话能算数的都在这呢,咱们自己要先统一认识。那就是无论如何,这份技术,只能在咱们的手里。不管是谁来,谁说话,也不好使。生产,也只能是咱们自己来做。

    这技术是我的,我虽然不够格上咱们的厂务会议,但也算是个技术领导。另一方面,这个厂虽说是县里的,但是更重要的,它是我们纺织厂全体职工的。

    等到这个喷水织机落实了生产,全国各地那么多的纺织厂,咱们的效益肯定差不了。那么到时候,就有一件事要优先解决。

    咱们厂里职工的孩子,不少人都到了工作的岁数,都是咱们厂的自己人,都给拉进来。老李,你不是想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