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第一五四三章 升官(2 / 5)
bsp; 眼见嘉靖满意的点头,吕芳感慨道:“真是没想到,短短两年的时间,胡宗宪就做到了这个地步。”
“胡部堂要是这点儿能耐都没有,岂不是对不起陛下对他的厚爱?”王言笑着接话,“胡部堂有功劳,戚将军也多有劳苦,在外拼杀的将士们也是用命做事,方有今日的成就啊。”
“将士们的抚恤都给足了?”嘉靖难得问了句人话。
吕芳回道:“回主子,都给足了,就是靠着将士们用命呢,抚恤给的足,饷也发的足。”
“胡宗宪做事还是可靠的。”
嘉靖很满意的点头。
这两年宫里的财政好了太多,水泥、玻璃每年都能赚百万两银子,胡宗宪做起了海贸一年也能送上来十几万两银子的东西,许多稀奇的宝贝。还有王言这边,大兴收上来的清洁费一年也有一百多万两银子,给宫里送一半。如此林林总总的划拉一番,一年就有两百万两。
这个数字已经是以前嘉靖一年费老大劲从各个方面弄到手的银子了,还要听着内阁的各种抱怨,听着各种清流让他少花点儿,不时的就得受着气。
这个数字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年都有增长的。毕竟胡宗宪的武装走私集团越来越大,王言这边治理的大兴也是越来越好,收上来的税也是越来越多,自然进贡的银子也就越来越多。
同时另一方面嘉靖该从国库拿银子也是一点儿没手软,该拿还是得拿,不能因为我另外有了银子,你就不给我花银子,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两年嘉靖每年都能花四百万两银子,真是美的很。宫里、宫外的,全都是工地,嘉靖新规划了不少的工程。
王言还积极建言献策,在金水桥外面建设雕塑歌功颂德,都是皇宫开支,花钱雇人干活。
这也是王言比较欣慰的地方,嘉靖这个皇帝有认识,不扣扣搜搜的,愿意给百姓们花银子。
结果当然也没有辜负了嘉靖花出去的银子,这两年整个顺天府的百姓的日子过的都不错,税收都挺足的。只不过因为别的地方不收清洁费,也没有重新的清田查口,体现不出钱财的回流,只有在大兴能通过全面的数据看到变化。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钱庄转变了成了大明皇家银行,将宝钞提举司、铸币都给合并了进去,印钞、发钞的事情不再由户部做上级管理,而是成了与户部平级的由皇帝直接管理的机构。
这个机构的架子是王言搭起来的,人手是王言培养的。目前来说,印多少宝钞,是王言说了算的。所以给嘉靖的钱,都是他直接印出来让嘉靖花的,方便的很……
只要嘉靖不忘初心的持续大撒币,让钱流通,没有不懂装懂的人指手画脚,这账就都能随着发展给平上。可以说嘉靖想花多少,就花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