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第一四五三章 打出和平(感谢‘三秒进入贤者模式’大哥打赏盟主!)(3 / 5)
与日军的决战一般,在曼德勒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来回打。
洋鬼子的兵力虽然多,但真的不堪一击,混日子打顺风仗的缅甸、印度的军队实在不值一提,当然子弹无眼,肯定也能造成杀伤,不过却是打不了硬仗,火力一密集,伤亡一大就逃跑,组织性、纪律性极差。
洋鬼子的主力作战部队,确实不弱,但就战斗力而言,与王言麾下还是存在不少差距的。
哪怕是武器装备,其实王言也没差太多。就是炮不多,没有坦克,没有飞机。但情况却是比以前打小日本的时候好了太多,不可同日而语。
双方就这么打着,王言的兵力是越打越多,都是他一边打仗,一边发动了缅北的百姓,新征了许多兵力,借着洋鬼子来练兵。
武器弹药都是缴获来的,这一仗对他的好处是很大的。既能打出威势,也能扩大、锻炼队伍,同时找出各地方作乱的牛鬼蛇神,再清理一遍环境。
这种情况洋鬼子当然看到了,他们也尽力了,却没办法改变。仗都打起来了,也不能说停就停。堂堂大英帝国,不要面子的嘛?
于是他们不仅不收手,反而还增了正经的战斗部队过来,东南亚的力量都在这里了。甚至王言听美利坚的洋鬼子说,还要从本土调遣精锐的战斗部队过来,要好好的教训教训王言。
对此,王言只是呵呵一笑,继续按着洋鬼子爆锤。
就如此,双方打过了小男孩亲吻小鬼子,打到了小日本投降,打到了同盟军的彻底胜利,如此一直打到了四五年底,战场也还是在曼德勒周围没有变化。
有变化的,是王言兵力的极速膨胀,达到了将近二十万。
到了这个地步,洋鬼子真是悔不当初了,但是没奈何,打碎了牙也要往肚子里咽。他们是越打,伤亡越多,开支越大,心越凉。
于是洋鬼子服了,罢兵求和。
但显然,以前还算宽松的条件他们没有答应,这一次王言更强大了,自然也不再是以前的价码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王言取得了曼德勒及北部的自治权,并同时拿到了英吉利的‘援助’,包括机械、种子、药品等等。
这当然不是什么援助,说是赔款也行,说是保护费也可以,毕竟之后洋鬼子还要在缅甸发财。他们要平息王言的愤怒。
否则王言不愿停手,一直往南打,他们怎么办?以后安稳了,王言没事儿找事儿,又跟他们过不去,那又怎么办?
何况王言占了北边那么多的地方,那么多的资源,洋鬼子也想参与进去,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赚吧。
做事情要考虑成本,他们当然有能力驱逐王言,但要付出的代价相比起在缅甸得到的,还要多得多。而现在付出一些,两家修好,以后还能在这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