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天国第二持剑人(4 / 6)

加入书签

著称,相反,正因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与共情,人间曾将他称为「悲天悯人的圣人」。

    而天国当初肃清叛乱的天国宗教,就是靠着这位‘悲天悯人’的圣人。

    此刻,他拢紧那本古老的泛黄圣书,书页在微光中微微颤动,仿佛正在无声祈祷。

    他轻轻颔首,语气平静而温柔,像黎明前最微弱却最安定的钟音:

    “日安,亚伯拉罕。”

    那是一种来自高处、却毫无压迫的问候,如圣坛中垂落的袍角,轻柔却带着不可替代的仪式感。

    而相比之下,第二持剑人卡西姆·穆罕默德的态度便显得更加直率。

    “我听过你许多事迹,亚伯拉罕;很少有天使像你这般,拥有如此旺盛的攀登之心。”

    穆罕默德极其欣赏这位年轻的后辈,他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词:

    “你知道么?

    在人类的语言中,我们称许多活着的人为‘存在者’。

    可那仅仅意味着‘在’,存在着,如石头、如河流、如工具那般——那并不是真正的‘存在’。”

    “他们被抛掷在这世界中,被制度、神性、伦理和集体意志圈养,活得毫无自觉,只是服从、顺从——这些都是‘非本真存在’。”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逃避死亡,逃避选择,不去承担存在之重,因为他们害怕那份自由带来的责任。”

    他缓缓抬头,望着远方那被水晶天包裹的泰拉,仿佛能看穿亿万生命的沉睡与漂泊:

    “可你不同,亚伯拉罕。”

    “你是‘此在’——你知晓自己被抛掷,却不以此为惰;你选择回应你的存在本身。

    这种自觉、自主、选择、质问,才是通往‘本真’的道路。”

    “在一个早已被技术和神性填满的世界,‘本真存在’是一种抵抗——要将死亡纳入自身的存在之中,而不是回避它;要将虚无视作起点,而不是终点。”

    “你正在成为你自己。”

    穆罕默德垂下眼帘,再次抬头时,那双眼里盛着一种穿越语言的敬意:

    “愿你继续在‘在世’中挣扎,继续在真实的时间中前行,不为归宿,不为结果,只为回应那道来自存在本身的沉默提问。”

    穆罕默德的赞美词汇表面晦涩,难以咀嚼,但在字缝之间却闪烁着一种纯粹的锋芒。

    那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一位真正与神角力者的血与火之思,是思维深渊中铸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