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芭蕾舞剧春之祭(2 / 3)

加入书签

整一个大活”

以原始宗教仪式为蓝本的现代作品、大量属于当今先锋技法的运用、多变而不规则的节奏、极度不稳定的调性和不协和的和声、碎片化的旋律写作手法、以及突破常规的配器手段等等

范宁心中无不恶趣味地预想这部作品问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结果!

苏洛的手指揭开封面,身后及旁边的“花触之人”

们也凑近看去。

最开始的是扉页,范宁的字迹很潦草,而且写下的舞剧梗概还真就是“梗概”

,就这么一面纸的内容。

她不由得轻轻念了起来:

“让我们最后再看一眼南国远古时代的一个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当所有人长途跋涉走入树林享受着花草的芳香,当他们用早春的青枝嫩叶编织成装扮的花环,当人们跳起欢快的舞蹈,试图满足那些关于繁衍、避难与丰收的愿望……人们欢呼雀跃,在他们中间,艺术诞生了。”

“第一幕:大地的崇拜。

关于春天的赞礼。

它在一座小山上举行,笛手吹奏起笛子,年轻人预言命运。

一位老妇人上场,她知道大自然的奥秘,知道如何预测未来。

姑娘们脸上化了妆,列队从河那边进来,跳起春天的轮舞。

一位年龄最大和最有智慧的人打断了游戏,举行庄重的致敬仪式,人们不再战栗。

老人们赞颂春天的大地,人们又热情地在大地上舞蹈,致敬居屋中的存在,并与祂们融为一体”

“第二幕:伟大的祭献。

夜间,少女们围成圆圈,举行神秘的游戏。

其中一名少女在游戏中两次成为大家的目标,两次被命运所选中”

众人听着苏洛的念读,只觉得舍勒所写下的这个“舞剧梗概”

,既没有华丽的句式,也没有精妙的修辞,然而就是这般平铺直叙般的话语,似乎让他们触及到了某种古老而伟大的秘密!

苏洛又往后面翻去,满篇的谱号音符现于眼中,频繁而夸张的表情术语,密密麻麻的临时升降记号

如果说这些要素阅读起来,苏洛还不够驾轻就熟,但作为舞者,有一点她是绝对敏感的——

节奏!

或者节拍!

“开头的引子舍勒先生写的这支大管旋律怎么光前四个小节就标了四种节拍?44拍、34拍、又回到44拍、马上又变到24拍”

尽管十分突破常理,但苏洛却不知怎么觉得,这其间呈现出的律动与重音,与自己的风格与习惯天然的契合!

仅仅粗略扫了几眼,她对于该如何演绎这种律动,该如何编配领舞和伴舞,顷刻间就有了很多灵感十足的想法!

“闻所未闻!

这是什么写法?什么用意?”

身后众人边读边试想,也体味到了一种奇异的失重和眩晕感,“这春天的预兆也是,踏步舞44拍、54拍、74拍、64拍?一个小节就换一种节拍?哪有跳舞的时候每个小节节拍都在变的?”

“你们再看这里,怎么还有+号?98混合拍?48+58?后面又反过来成了58+48?”

“这这这部作品蕴含的隐秘知识,恐怕比南国最古老的文献中的记录还更加深刻!

!”

卡莱斯蒂尼主教感觉自己的心脏,正在跟着字符的阅读过程一起搏动!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启示下能写出这种深奥又隐秘的节奏?

绝对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严谨的考究和精心的设计!

所以舍勒先生这几年的时间,究竟悟知到了何等的奇观与真知?

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自南大陆先民时代就存在的,潜伏流淌在每个南国民众血液里的,关于起源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