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 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席钢琴顾问(4K二合一)(3 / 6)

加入书签

个小时,三个乐章接近尾声,他双手弹出狂暴而密不透风的八度结束句,以炫目和窒息的辉煌音响将乐曲推向高潮。

    汗水从鼻尖滴落,范宁气喘吁吁地整理衣着,然后从胸前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

    太难了,普三太难了。

    总觉得哪里差点意思。

    “你这三部钢协的风格变化果真有趣,都能看出鲜明的北大陆霍夫曼民族特征,但作曲语汇的激进程度又在依次递增。”

    维亚德林评价完后,继续开始了范宁所期待的归纳和点拨。

    他对柴一用的关键词是“点”、“线”、“面”,拉二是“指法”和“踏板”,而普三只用了一个词。

    ——“重音”。

    “想展示出这部作品的特质,关键就在于把握住各片段重音的精髓,营造出活力四射或光怪陆离的打击效果...”

    “第一遍的初印象,或许归纳不完善,不过你大概可将重音归于四类处理方式。”

    维亚德林侃侃而谈。

    “第一种,指尖重音,大概是对应‘>’记号,一般用于mp-p-pp等弱力度音群中的相对强调,你的第三关节要积极运动起来,落键直接轻松,再来一点小小的颗粒性。”

    “第二种,指节重音,大概是对应‘-’记号,下键速度相对更缓,揉进去。

    “第三种,手腕重音,或可想象音符上面有个倒拱形(u)的符号,手指触键后,手腕带动指尖转动一下再提起。”

    “第四种,最强的锤击重音,想象倒拱形的符号更锐(v),一般在f及ff以上力度中运用,触键凌厉快速,第三关节架好,指尖硬挺,突出强烈的打击感。”

    “看第15小节的这里,用哪种?”维亚德林示意范宁注意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一个sol。

    范宁从第9小节进入,当弹下那个音符时,他想象着指尖被手腕带动,疾速在上方转出了一个u形。

    “很好,第17小节,虽然你自己没写重音,但右手第一个降e完全可以施以最强的锤击重音。”

    范宁从开场重新进入,当弹到这里时,他手腕从高处直接落下,指节凌厉而快速地触键。

    舒服了。

    “第27小节,你的第一个d音感觉找着了,但你又只标了这一个,建议你三个一组,首音全部如此处理。”

    “这个连接部,第41小节,和弦也一样,用力!锤击!”

    范宁尝试第二次。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