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 第一百四十章 做个游戏(加更4700字)(3 / 6)

加入书签

sp; 由于这个世界没有投屏,板书乐谱的效率又太低,他提前按照知识点的分布,汇总了200多例大师作品片段,做了两级编号后让学校印刷并配发给了选课的同学。

    这样分析到某一例时,直接说“请看多少条第几小节”,台上台下就能互相对上了。

    除谱例之外上面没有任何的东西,一个字都没有,所以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版权着作。

    但听课的人都将范宁的讲授内容,尽可能地填充到了每一寸空白处,从范宁对“当我们谈论作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四门课程导言开始,一直到最后的转调技法、和声功能圈和调性布局原则。

    那些记录得相对完整、相对更有条理的讲义,被大量的学习者借去复印,一传十,十传百...

    如果说范宁此前的演出或创作活动,影响的是偏实践或市场化的、活跃在舞台上的作曲家或演奏家...

    那么这一次他对传统《作曲学》的革新思想,以及第一门《和声学导论》的问世,则在教育界、学术界、音乐界甚至是更广泛的艺术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在这个存在神秘,人们过于依赖灵性的世界,“多以灵感驱动”和“理论粗放滞后”可不仅仅是音乐领域的通病。

    而现在很多人开始了反思。

    包括艺术理论学者或教育家,包括需对“艺术事业繁荣度”负责的当局,还有那些渴望更进一步的艺术家们。

    或许是巧合,就在为期三天的和声学课程结束的次日,另一件同样引起各国音乐界关注,尤其是让乐迷异常兴奋的事情也宣布了:

    范宁的第二张唱片,正式发行开售。

    是的,在他第一张夏季音乐节唱片获得首批销售4450份、累计销售5150份的三星带花评价之后。

    间隔之短、效率之快令人咂舌。

    更吸睛的是,这位指挥家居然不是选择继续录制管弦乐作品...

    他居然来了个钢琴独奏!

    范宁指挥,这回选择了以钢琴家的身份首次与公众对话,而且同样是新作,再而且,仅仅只有一首!

    作品名字还特别长特别直白复古。

    可能是20镑定价的独奏类唱片比上次低了10镑,可能是已发行过一段时间的乐谱存在预热效应,也可能是专业的艺术市场分析..总之这次霍夫曼唱片公司的信心似乎比上次还足。

    在没有“预订摸底”环节的前提下,直接向工厂下达了5000张的首批生产任务!

    他们作为一家管理模式先进的公司,库存成本控制一直都是行业领先,存在成熟的产销节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