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气 番外:再不收网要当老大了(中)(2 / 6)

加入书签

宁,安心享受跟夫人的蜜月时光,结果就收到一封糟心家书。这封家书是他大儿媳写的,夫人先收到,她拆开家书看了两眼差点瘫软。

    家书说长子正在闹自杀。

    姜胜:【???】

    上面每个字他都认识,为何组合在一起就不认得了?什么叫老大要闹自杀?虽说碍于姜胜身份,老大作为普通人某些营生不能做,也不能用姜胜的地位谋取利益,但也过得比普通人好太多,寻常人不敢得罪。怎么就闹自杀?

    【夫人莫要担心,我们先去看看。】

    自从孩子成年分家,夫妻俩跟长子一年也就几个节日能见一面,接触不怎么频繁。但看到老大黑黢黢的削瘦憔悴模样,夫妻俩几乎认不出这是长子。忙问大儿媳这是怎么了。

    大儿媳见他们俩到了,顿时有了主心骨。

    跟着便是一番哭诉。

    听完前因后果的姜胜夫妇:【……】

    【一年分红三分六厘,他怎么就信了?】

    大儿媳性情胆怯仍不忘给丈夫争辩解释:【阿父,不是生意不算经营,只吃利息。】

    她以为姜胜误会丈夫知法犯法。

    康国官员亲属不允许行商。

    姜胜道:【我也没说是生意,只是一年三分六厘的分红,他是疯了吗?这都相信?】

    大儿媳声音渐弱:【也不算很高。】

    三分六厘是年息不是月息。

    以前民间印子钱的月息都有两三分呢。

    王庭一直在大力打击民间借贷,不允许私人放印子钱,即便是私人借债也规定一年利息要低于两分四厘,高于这数额就能去官府举报,举报者还能有嘉奖。规定是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花里胡哨的招数能擦边的。官府也在不断打补丁。

    在月息两三分的印子钱比对下,一年三分六厘的分红实在不算多离谱。姜胜大儿子也是有警惕心的,一开始也没多放多少钱,只是简单看看情况,结果每个月如期兑付分红。

    大概持续了小半年。

    他与妻子一合计,又追加了一些。

    之后三个月兑付依旧正常。

    认识的熟人里面还有分红时间更久的,分红兑付了一年半,对方也投进去七成身家。

    姜胜长子见识的世面比较广,他也曾在地方任职过几年,自然知道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栗郡官债事件,他总担心二者是一个套路。友人道:【且不说它可靠,即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