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披麻戴孝(2 / 4)
走,这家里就剩顾棠一人了。
没人扰她,顾棠乐得轻松,一面哼着小曲,一面回屋将方才特意留下来的一把小麦、一把黄豆拿上。
随后又去了灶房。
在灶房内翻找一通,找出两个不常用的粗瓷碗,她将小麦和黄豆放到两只碗里,之后加水,不用加太多,直到水位将将没过小麦和大豆就行。
端着两只碗回到西厢,将碗放在的炉子旁。
这里的温度是最高的,应当适合它们发芽。
看着装有黄豆的碗,顾棠想起,家里也有黄豆,还是租赁三叔公田地的人给的租子。
黄豆这东西家里吃的很少,一般都是拿去跟人换豆腐。
顾棠去西耳房那边将黄豆找出来,发现还有满满一袋子。
这么多,只换豆腐的话,这得多少豆腐才能换的完?不如拿来发豆芽。
找来竹篮,装了半篮子左右,提到西厢那边开始挑拣。
将颗粒饱满、无虫啃咬的黄豆挑拣出来发豆芽,余下那些坏的,十有八九是发不了芽的,倒是可以拿去喂牛、喂马。
挑拣豆子是极其费时间和考验耐心的活计,顾棠耐着心挑拣着,发现这些黄豆是真不行。
大多数都是干瘪的,要不就是扁圆的,颗粒又小。
等她将半篮子的黄豆挑完,颗粒饱满的黄豆只有满满一碗。
顾棠:……这谁家种的地?庄稼种的也太烂了!
原本她想多发一点黄豆芽,结果最后只挑出来这一碗能用的黄豆。
算了算了,就先发这么些吧。
再挑一些出来是不可能的,她耐心已经告罄。
将有虫眼,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黄豆送回西耳房,等晚上与草料拌一起喂牛。
之后又在耳房内翻找一通,挑挑拣拣找出两个宽口宽肚的小坛子。
洗干净后,抱到西厢内,围着外间的炉子摆放着。
找来两块干净的麻布铺在毯子底部,之后将碗里的黄豆分成两份,各装进两个毯子子里,随后加水没过黄豆,最后在上面放一麻布遮挡住。
豆芽很好发的,也没什么技巧,只要温度够,只要豆子有活性,基本都会成功。
忙完这些,顾棠很是得意的看着自个儿的成果,信心百倍,相信一定一次就能成!
洗了洗手,这时,屋外传来说话声。
她出去看了一眼,是顾平安回来了。
这会子已是下晌,算算时辰,顾平安去了两个时辰左右。
顾棠上前两步,好奇的问他:“墓坑挖的在怎么样?”
“还行,将挖的时候有些费力,等挖的深了,下面的土没有冻住,挖起来便轻松了许多,快好了,明早下葬。”
北安城这一带,安葬亡者时,大多都是选在早上辰时左右。
看来,这次关家选的时辰也不例外,但凡是早上下葬的,那基本就是辰时没跑了。
只要墓坑挖好,旁的事就好办了。
傍晚,三叔公和阿狗先一步回来,之后没多久,顾连山也扛着铁锨回来了。
顾平安已经煮好了晚饭,待三人全都到家后,顾棠打来热水,让他们洗手准备吃饭。
吃饭时,三叔公说了明早下葬的时辰——辰时初抬棺,要在五刻前到墓地那边,最后赶在辰时结束前将土封上。
前后只有一个时辰。
这若是在别的季节,这一个时辰的时间那是够的。
可眼下大雪封路,一个时辰根本就不够。
“这也太急了。”顾棠眉头皱起,因为是两副棺材,这抬棺的人便多了不少出来,她爹明日也得去抬棺。
“这是村里那位柳神婆算出来的,说
↑返回顶部↑